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点滴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点滴思考

ID:2411410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点滴思考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点滴思考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点滴思考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点滴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点滴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性的点滴思考【】G623.5【】B【】1001-4128(2011)04-0075-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多提供操作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1精心创设情境,形式要有所变化  “让学生在生动

2、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化。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当然我们要防止

3、课堂教学的“唯情境论”倾向,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在公开课、比赛课中,有的教师创设了太多太杂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课件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为地降低思维要求,变成以机器灌人。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用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更有效。  2让学生多“想”———培养思考能力  教师问题一抛出优生立刻能解答,接下来老师就是让这些优生进行精彩的发言,一问一答式的热闹在其他学生“沉默”的配合下被成功演绎,似乎每个学生都懂了。其实,这里缺少了让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优

4、生想出来了,并不代表全体学生都懂了,也许其他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他们只不过是在优生的启示下学会罢了。课堂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我们要留给全体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要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独立探索与发现。“想”是动脑思维的具体表现。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的时间,才能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重构或认识的重组,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例在稍复杂的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新民食品厂九月份生产的牛奶饼干比果汁饼干少吨,牛奶饼干的吨数是果汁饼干的。两种饼干各生产多少吨?问题出示后,让学生思考了近五分钟,还鼓励学生多想出几种方法。学生在汇报时,

5、有以下三种方法:  解法一,解:设果汁饼干χ吨,牛奶饼干χ吨.χ-χ=χ=χ=21χ=21×=(吨)答:果汁饼干21吨,牛奶饼干吨.解法二,÷(1-)=21(吨)21×=(吨)答:果汁饼干21吨,牛奶饼干吨.解法三,÷(6-5)=(吨)×6=21(吨)×5=(吨)答:果汁饼干21吨,牛奶饼干吨.  3生生对话,让数学课堂充盈智慧  数学课堂不能停留在简单的“问答”层面上,还需要通过生生之间积极的讨论、有效的交流、适度的争鸣,层层剥落问题的非本质属性,达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的目的,让数学课堂充盈智慧.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在教“24时

6、计时法”时,先出示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8∶00、9∶30、14∶00、18∶30、19∶00、22∶00,又出示了用12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早上8∶00、上午9∶30、下午2∶00、晚上6∶30、晚上7∶00、晚上10∶00.老师问:上面两种计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这两种计时法根本没有好坏之分,老师怎么提了一个这么蹩脚的问题呢?)就是这么一个蹩脚的问题,让课堂热闹起来了,学生开始了激烈的争辩.生1:我认为12时计时法好,因为这种计时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了生2: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要几个数字就表

7、达清楚了,而12时计时法还要写那么多汉字.生3: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计时法来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不认得“早上、下午、晚上”几个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生4: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如果我约一个朋友明天去看球,我肯定说“明天下午4点一起去看球”,而不是说“明天16时去看球”.……通过争辩,学生自己终于领悟到:其实,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环境而已.老师的睿智之处,就在于此时起到了一个很的“点燃引线”的作用,巧妙地引发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辩论,使一节原本平淡的课焕发出智慧的光芒。  有效的

8、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记忆模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激活学习的最好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发展、创新、展示的平台,在追求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时,充分进行课前精心预设、课中精心经营、课后认真打磨。让学生在教师有效地调控中倾听同学的发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