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内科学(名解)

实用中医内科学(名解)

ID:24116651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实用中医内科学(名解)_第1页
实用中医内科学(名解)_第2页
实用中医内科学(名解)_第3页
实用中医内科学(名解)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用中医内科学(名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名解1.痧症:是以突然头晕、头痛,脘腹胀闷、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四肢挛急,其则昏贼,唇甲青紫,或于肘窝、胭窝、颈前两旁常见青紫痧筋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内科急症。2.控脑砂:即鼻渊,是指鼻窍时流浊涕,经年累/!不止,如淌泉水,甚则涕!I!腥臭的一种疾病。3.脑渗:即鼻渊。4.脑漏:即鼻渊。5.脑寒:即重症鼻渊。6.多寐:指不分昼夜,吋吋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的病证。其发生原因主要由于阳气不足或脾虚湿盛所致。7.白虎病:即

2、历甘病

3、,以遍历关节疼痛,肿大变形,以帝僵硬不得屈仲为K•临床特点。8.历节风:痹证的一•种。又名

4、历节病

5、、白虎风,白虎历节、痫风。余同上。9.缓风:即网,

6、是以两脚软弱无力,脚胫肿满强直,或虽不肿满而缓弱麻木,甚负心胸筑筑悸动,进而危及生命为特征的一种疚病。因其两足缓纵不随而名“缓风”。10.脚弱:病证名。1即岡;2指脚膝软弱之证。11.雪口:即鹅口疮,是口腔溃烂或满口烂如糜粥状的一种病证,因艽色白如雪八,故名12.心曜:又名嘈杂,是指胃屮空虛,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现,乂常与胃痛、吞酸兼见。13.桑叶黄:即钩虫病。W间乂称为懒黄病、粑黄病。是由于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因主要疝状为善食易饥、倦怠乏力、皮色萎黄,而肢浮肿,所以屮医文献屮又称为黄胖病、黄肿祸、疳黄、H1。14.黄胖:病

7、名。又名食劳疳黄,黄肿、脱力黄,本病以全肌肤蒌黄,面浮足肿,神疲乏力为主症,多见钩虫病。(另:黄胖病是因钩虫賭伏肠中,F1久耗伤气血而引起面部肿胖色見全身皮肤色黄带a的病证。似无s黄、小便黄,可作鉴别。)15.湿阻:指浞邪肌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w熏,纳食呆滞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16.振掉:又称颤振、震颤、颤证。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尚能坚持工作和自理牛活;重者头部震摇大动,甚至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上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17.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

8、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71•降失常而成。18.寝汗:即盗汗,睡吋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19.呷嗽:即咳嗽。《诸病源候论,1嗽候》中论述:“呷嗽#,犹是咳嗽也,其胸膈痰饮多者,嗽者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谓之呷嗽。”20.干血痨:虚劳的一种,由于虚劳日久不愈,使经络的营养和气血运行者受到影响,因而产生瘀血内停,日久而成“干血”痨。21.漩浊: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22.结阴:古病名,即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等。凡血自大便而下,或血便夹杂而下,或在人便前后I、‘血,均称为便血。多因脾以虚寒或口肠积

9、热,g肠脉络受损,血液溢入肠道所致。(结阳: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四肢浮肿的病理之一。〉23.肠风:凡血B人便而卜,或血便火杂而下,或人便前UK血,或甲纯卜血,均称为便血,其中血色鲜明者又名肠风。24.蜘蛛蛊:即鼓胀,又名水蛊、膨(门亨)、单腹胀、臌胀。臌胀是因腹部胀大如鼓而命名,以腹部胀人,皮色苍黄,其则腹皮青筋暴露、四肢不肿或微肿为特征。1.真心痛:心痛剧烈,S•则持续不解,伴冇汗出、肢冷、面A、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证候。2.黄瘅:即黄疽,是以面、目、身肤熏黄,小溲黄赤为特征的疾患。3.阴水: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凡饮食劳倦,房劳过度,损伤U•:气,证

10、见里,虚、寒的水肿。4.阳水:病证名。水肿娲两人类型之一。凡属实证、热证的水肿。若见恶风,脉浮,鮮以上.肿共,此为风水,若四肢肿共,水气在皮肤屮,此力皮水:5.消痺:即消渴,见于《内经》,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Ml,而有“消渴”“膈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是因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等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仏形体消瘦,或尿科甜味为特征的病证。M:痫理变化主要是阴虚燥热。6.大瘕泄:即痢疾,乂叫撼@。由于气血邪毐凝聚于肠腑脂膜,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赤沃:即痢疾,乂叫岡◊凼于……为主症的病证7.鼻洪:鼻衄严重者。8.痿(辟足:上下):即痿证。指肢

11、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蒌缩的一种病证。9.走哺:是以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证,很相似于关格。29410.萎黄:证名。指身黄而色不润泽,但两目并不发黄,多因脾K虚弱,气血不足或兼有食滞、虫积所致。(蒌黄病多M大失血或大病之后,~血亏耗,致使身面皮肤呈蒌黄的病证,病机重在血虚。)11.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常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12.六极:指六种极度虚损的病证。即:气极、血极、筋极、肌极、精极。37.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