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

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

ID:24195063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_第1页
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_第2页
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_第3页
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王茝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01[摘要]目的检测大鼠脑损伤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观察其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参照Feeneyacute;s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于伤后1h、6h、24h、48h、3d、7d采血,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ET-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1含量于伤后1h开始显著升高(P<0.05),于损伤后24h达到高峰(P<0.05)。损伤后48h开始逐渐下降,3d后开始逐渐趋于假损伤组(P<0.05),7d后基本恢复正

2、常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1的含量随损伤时间呈规律性变化。[.jyqkp;acute;s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ET-1的表达规律。为法医学脑损伤的推断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与分组2013年11月—12月,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g~300g,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损伤对照组和脑损伤组1h、6h、24h、48h、3d、7d共8组,每组5只。1.2动物模型制备参照Feeneyacute;s法[2]建立大鼠

3、脑损伤模型,大鼠称重后,以10%水合氯醛进行腹腔麻醉,采取俯卧位固定于打击台上,将大鼠顶枕部常规消毒备皮,于正中线处将头皮切约4cm切口,剥离骨膜,以人字缝前3mm,颅骨正中线旁3mm处用骨钻钻一直径约为5mm的圆形骨窗,使硬脑膜充分暴露,并保持完好,自制一打击垫放入骨窗,模拟自由落体打击装置,以50g砝码沿导管于40cm高处落下打击骨窗处,观察片刻后以骨腊封闭骨窗,缝合头皮。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SD大鼠仅做钻孔处理,不做自由落体打击,不致脑损伤。遂将大鼠置于室内安静、清洁的鼠笼中进行正常饲养,然后依据实验设计损伤

4、时间点取材。1.3ET-1的测定脑损伤组按损伤时间后1h、6h、24h、48h、3d及7d时间点进行10%水合氯醛麻醉,采血4mL,将4mL血液标本加入10%EDTA60uL和80uL抑肽酶,混合20min后,3000转/分离心20min,分离血浆后,严格按照(ET-1)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血浆内皮素-1含量。1.4数据统计学分析本实验全部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结果描述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脑损伤组大鼠血浆ET-1含

5、量在损伤后1h与假损伤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损伤后24h内呈持续升高状态。24h血浆ET-1含量水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3d时仍高于对照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7d时,血浆ET-1含量趋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ET是由21种氨基酸组成的活性肽物质,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ET-1是唯一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素。ET-1是内皮素家族中含量最多而且功能最主要的一种。目前,还没有研究发现在生理条件下内皮细胞可以释放ET

6、,但在化学或是机械刺激下对ET的合成有诱导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大鼠于脑损伤1h后ET-1表达即明显增强,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提示ET-1参与了颅脑损伤的过程。颅脑损伤后ET-1含量增高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原因可能有:①脑损伤后引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诱导ET-1的合成[3]。②脑损伤后血管内皮受损,刺激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红细胞破坏释放出氧合血红蛋白,可刺激血管内皮产生ET-1[4]。③脑损伤后,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组织血流灌注量降低,脑缺血,缺氧状态下可诱发血管内皮释放ET-1[

7、5]。④中枢神经系统应激反应,内包括内皮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等释放ET-1。⑤脑损伤后,局部缺血,或是出血,凝血酶增加,也可导致ET-1的释放。⑥机体应激反应下,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刺激外周血管内皮细胞释放ET-1。本实验结果与段国贤等[6]研究内皮素-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时的改变结果有所差异,其模型鼠伤后3h血浆ET-1含量增加,6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差异的存在可能与实验标本的选取、损伤方式的不同及损伤程度有关。近年来,有关ET-1的研究有很多,但ET-1与损伤时间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却鲜有涉及,本

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损伤时间的不同,ET-1含量的表达程度不同,表明血浆ET-1的表达与损伤时间有一定关联性。为法医实践工作中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了参考依据。但由于动物实验存在多种不可抗拒因素和样本的局限性,统计学上可能存在误差。所以与实际运用还存在着差距。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结合临床,以及脑损伤程度的分级来加以研究,总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