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ID:24201589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兜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曾在我院住院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方面有显著差异(P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综合疗法;血瘀型;NIHSS评分脑卒中是祌经科最常见疾病,致残率

2、居首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多为溶栓、降纤、抗凝,营养神经等,治疗模式单一。而中医学以中药、针灸、推拿及现代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多元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为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轴。本文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汤药配合针刺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病人,所有患者均为起病48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并经CT或

3、MRI确诊为AIS;经中医辨证为血瘀证型。对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珍断标准:①西医珍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中风病诊断标准:②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二代标准)[2],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者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③中风证

4、侯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1994年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3]的血瘀证候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三个诊断标准的患者;家属与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宄者。排除标准:接受溶栓、降纤和抗凝治疗者;合并出血转化的患者;伴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肿瘤患者;依从性差,不能按要求接受治疗,未按规定用药或用药不满疗程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剔除标准: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发生了某些合并症或并发症不适宜继续接受治疗;发生了不良事件,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因特

5、殊原因自行退出。1.2方法1.对照组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予以西医常规治疗:(1)一般处理①卧床休息,生命体征监测,完善生化、心电图等检查。②低氧血症者予以吸氧;③血压控制:AIS24h内血压>200/110mmHg,可谨慎降压、并严密观察;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可于AIS24h后病情平稳时恢复用降压药。④其他合并症的处理(2)西药治疗①抗血小板对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者,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d;不能耐受者,可选氯毗格雷格等。②本研宄不予抗凝、抗

6、纤治疗。(3)并发症治疗包括脑水肿、高颅压,出血转化、癫痫、吞咽困难、肺炎、排尿障碍及尿路感染等。2.试验组(活血化瘀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配合针灸治疗和康复运动。中药方剂为通窍活血汤加减(来自衡南县人民医院中药房,由药房统一煎药);药物组成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法夏10g,茯苓10g,石菖蒲10g,甘草6g;日一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二次口服,连续服用2周。2周后前方加黄芪30g,当归10g,续服一周。配合针灸治疗: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取内

7、管、三阴交、人中;辅穴为委中、极泉、尺泽;配穴语言不利则加金津、廉泉;吞咽障碍加翳风、风池、完骨;手指握固则加合谷;连接针灸治疗仪,留针30min。1.3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指标:①临床治愈:中医症状、体征消失,证候积分较前减少>90%②显效:中医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候积分较前减少>70%③有效:中医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证候候积分较前减少>30%④无效:中医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甚至加重,证候候积分较前减少2.2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变均

8、有显著性差异(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