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ID:24244914

大小:68.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_第1页
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_第2页
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6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陈东(广丙合浦妇幼保健院536199)【关键词】新生儿心律失常病因诊断【中图分类号】R72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57-02近年来,由于心电监护和床旁心电图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广泛使用,发现新生儿心律失常并不少见。新生儿心血管系统发育不成熟,其与年长儿和成年人的心律失常在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方面均有不同之处。新生儿心律失常虽多数呈良性经过,但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若不及时治疗,可合并心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现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心律失常新牛JL患者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2、一般资料:男22例,女14例;H龄<24h8例,〜7d22例,〜28d6例。体重>2500g31例,1500〜2500g5例。产前检查心律失常4例。1.2诊断标准:新牛JL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标准及分类参照<小儿心律失常诊疗学>,并进一步行病因诊断,疾病诊断标准根据<实用新生儿学>。1.3症状与体征:1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常规入院心脏听诊闻及心率过快或过慢、心音强弱不一。24例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气促、阵发性发组、反应低下等。1.4辅助检查:所有患儿都进行胸片检查,共有6例心脏外形增大。心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12例,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2例

3、,卵圆孔未闭1例。心肌酶检查36例,Ck-mb升高12例,血K+>5.5mmol/L2例。1.5心律失常类型:1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22例,其中房性期前收缩10例,结性期前收缩2例,室性期前收缩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2传导异常8例,其中1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2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预激综合征1例。3窦性心动过缓6例。1.6病因:感染因素12例,窒息缺氧9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电解质紊乱3例,不明原因5例。1.7治疗方法:经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吋予保护心肌的相关治疗,严重心律失常选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西地兰,无效选用胺

4、碘酮,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利多卡因,预激综合征患儿口服普萘洛尔。各类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均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结果治愈24例,好转5例,无变化4例,因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3例,其中死亡2例。窦性心动过缓于住院1周内治愈。房性期前收缩10例中8例治愈。室性期前收缩2例中1例治愈,结性期前收缩2例治愈,室上性动过速6例中的5例在48h小吋内得到控制,另1例转院治疗后死亡。室性心动过速中的1例治愈,另1例转院治疗后死亡。传导异常8例中的6例治愈。3讨论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新生儿心脏的传导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心脏生理功能尚不完善是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生的

5、解剖生理学基础。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特点是大多冇明确病因,以功能性和暂吋性的多见,临床表现不明显,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及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积极治疗原发病有重要意义。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孕期感染,减少宫内缺氧,防止低血糖及电解质紊乱,可降低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本组结果表明心律失常主要病因为:感染、围生期缺氧,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出生后,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及其传导系统受到损害可引起心律失常。感染(宫内和出生后)特别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是引起新生儿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因素。宫内窘迫和出生后窒息均可导致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心脏

6、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出现心率减慢或心律不齐。电解质紊乱主要可引起心脏电生理改变,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无论是手术前、手术后都可以发生期前收缩、心房扑动等多种心律失常。新生儿各类心律失常都可出现,但新生儿与成年人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不同,新生儿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上性心律失常,成人则以室性心律失常占多数。新生儿心脏中窦房结细胞少,可将传来的不规则电冲动不受控制地传达到心脏的其他部位,应激状态下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房肌异位兴奋性增高,使室上速等室上性心律失常性发生率明显增高。关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应注意3点:①.突然心率变化(心率缓慢或过速)、是新

7、生儿心律失常重要线索。②.血流动力学障碍也往往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提示,但新生儿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吋表现不典型,往往会造成误诊、漏诊,应引起重视。必要吋应行心电图或心电监测检查。③.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应仔细在常规体査、常规心电图检査中发现心律失常。参考文献[1】谭建新.小儿心律失常诊疗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3.[2】邬学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556〜560[3】张家骧,魏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