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ID:2426716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_第1页
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_第2页
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_第3页
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_第4页
资源描述:

《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刍议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  内容摘要:赏评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根据作品所给的印象直观地评说这幅作品好或不好,原因却无从论述,这是不能称之为欣赏与品评的。文章就如何欣赏与品评书法艺术的问题作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书法作品内涵美创作欣赏    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欣赏与品评书法作品,可以获得高尚的精神享受和美的情操。赏析优秀书作,其用笔、结体、布白、神采、风格、行气、形质等精妙,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还有利于创造。因为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同书法创作是不能截

2、然分割的,书法创作过程有欣赏的因素,欣赏过程中又有创作的因素。  欣赏和品评实际上是两码事,但欣赏总要涉及到评论,评论又有助于欣赏,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好割裂而谈。我们这里所论,是从欣赏者接受、反映、评价的过程而言。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当然,有内容美而形式不美的,有形式美而内容不美的,有内容美形式也美的,也有内容形式都不美的。我们所追求的境界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当面对一幅书法作品百看不厌且值得回味时,就说明人的视觉已对客观事物有美的感受。书法有其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形式

3、,赏评一幅书法作品,大多是根据作品所给的印象去直观地评说,如果只说这幅作品好或不好,原因却无从论述,这也是不能称之为欣赏与品评的。那么,到底怎样欣赏品评一幅书法作品呢?  欣赏与品评书法作品需要一个步骤,是对书法作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审美过程。欣赏与品评书法的内容很多,无外乎点画、用笔、结构、章法、布局、行气、形质、神采、意境、风格、墨法等方面。刚开始,欣赏者面对作品,要保持一定距离,从宏观上得到关于作品的整体印象,这一最初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欣赏者并不都是书法专家,他们对书法的评价很可能会局限在直

4、观上。这样看来,书法作品的外在形式是很重要的,要让人见到作品就能感到书法作品和谐的外在的形式美,得到愉悦和满足。这种最初的形象直观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否进一步品评的基础。远看以后,欣赏者就要近距离仔细观察探究每一点画、用笔与结体,评价书法作品外在形式的细微之处,再从点画回到章法中。实际上,这种具体分析的进一步深化是再一次地回到直观,而对于第一次的直观来说,是具备了理性分析的抽象直观。  我们对美的欣赏和领略,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欣赏与品评书法作品,也必须从多方面去领悟,并把其与自己的认识联系起来。若欣赏者也

5、是书法爱好者或书法工作者,从专业角度去窥视,采用隔段时间去欣赏品评一次的方法,则会有新的感觉和收获,甚至会同作品显现出的人格化的物质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说与作品的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书者意欲表现出来的内在意识,这时便会传给了欣赏者。这样,作品已不再是与欣赏者对立的东西,而进入了欣赏者的情感世界。书法艺术在我国,在世界上都享有很崇高的声誉,要欣赏和评论古今书法佳作,必须对历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一个简要的认识。书法以汉字为创作素材,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了不同形态的汉字,众多的书法家又对这些文字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创作

6、。这样,则形成了各具风貌的书体和流派,书法作品也就因时代、作者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生命力的百花争艳的书法大观园。如唐楷中欧阳询的险劲,柳公权的劲挺,颜真卿的雄健,虞世南的圆浑,褚遂良的娟秀,都是由于作者本人受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精神的影响,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性格倾向、美学意识、习书溯源等不同所形成的。换句话说,书法作品本身就体现了书写者的气质性格、精神风貌和时代特点。而欣赏者对书写者习书经历、所学碑帖、审美意趣、创作背景、意图以及社会风尚等有所了解,则能更深入地把握其作品。  当然,要能够真正地理解中国书

7、法艺术,达到较高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并非易事。这里面,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必须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众多的书法爱好者或书法工作者中,重技巧轻理论或重理论轻技巧者仍有很多。有的只会写而不会讲,有的只会讲而不会写。古人的“善书者不鉴,善鉴者不书”之说(善于书写的人不一定是鉴赏行家,善于鉴赏的人又不一定擅长书写)似乎有一定道理。笔者看,二者都要兼顾,一个人要能真正地欣赏品评书法,不仅要多看,多分析玩味,还要更多地习书,与书法产生息息相关、脉脉相连的关系,才能对中国书法内在的美有更深的理解。当

8、然,欣赏者欣赏水平的高低,理解能力的深浅,还往往取决于他个人的学问及其各方面的素质状况,赏评水平也是随着这些方面的提高而提高的。  在品评一幅书法作品时,由于书法本身的流派风格不同,欣赏者眼光、观点、意识、立场、爱好的不同,对这幅书作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欣赏书法作品,甚至同一件作品,欣赏结果也会不同,这里就不多列举了。而赏评界也有一些不良风气。在书法历史上,有勤一生之学而名不见经传者,有学后一经名人表彰而得书坛之誉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