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

ID:24270495

大小:7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_第1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_第2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_第3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2008~2011年《审计研究》、《会计研究》中有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我国学者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界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以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同时指出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视野咨询—大财务理论创立者大财务咨询领跑者【项目类型】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关键词】内控,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内容】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界定  根据COSO委员会1992年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

2、响的,为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COSO委员会认为,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等价于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包含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张宜霞(2008)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内部控制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或水平。他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点,只要内部控制的保证相关目标实现的水平落入这个区间内,就是有效的。张宜霞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界定较以往抽象的界定给

3、人一种直观的感受。虽然有众多学者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一个时期概念,但有些控制在运行后是无证可查的,只能获得时点证据,所以只能对该时点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张颖、郑洪涛(2010)根据COSO委员会及我国《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界定为对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保证程度与有效性呈正相关关系。王海林(2009)认为,目前内部控制评价事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大都集中在内部控制实施结果的评价上,内部控制评价应该包括内部控制实施过程的评价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两方面

4、,他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仅仅评价结果会导致内部控制的滞后及流于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王海林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观点比张颖、郑洪涛的观点更加全面、合理。  杨洁(2011)认为,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正在建设和完善中,我国企业目前内部控制体系中对战略层面涉及的深度还不够,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内部控制目标体系等同起来,简单的将四个内部控制目标作为有效性的来源,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势必大打折扣。因此,他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以持续监督为基础、完成内部控制制度计划和达到计划结果的程度。杨洁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且文中

5、兼顾了内部控制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程晓陵和王怀明(2008)以我国1,16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管理层诚信、道德价值观念与内部控制上海市国康路46号同济科技大厦1308室(200092)TEL:021-65989959FAX:021-65980171-814www.shcc-horizon.com第4页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和董事会监事会会议频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并无显著影响;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U型关系;实际控

6、制人为国有股东公司的企业,其财务报告质量显著于其他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规模的扩大、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管理层对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显著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显著加大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可能性,并且显著降低采取报告的可靠性。  张颖、郑洪涛(2010)依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财务总监培训班和注册会计师培训班,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发现企业的发展阶段、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管理的集权化程度、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都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对于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性还受到

7、内审机构运行效率和股权集中度因素的影响。而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主要受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两个因素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以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为评价标准,不论是COSO委员会定义的五要素框架还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八要素框架,都没有本质的区别。我国学者以内部控制框架为标准从定性和定量的不同研究方法提出了以下思路和方法:  (一)从定性角度的研究。张宜霞(2008)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提出,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存在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两种方法:详细评价法是一种从内部控制到相关

8、目标实现的风险,但此方法仅采用了简单的一一对应内部控制框架的方法来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的,评价结果不可靠的缺点。风险基础评价法的思路与详细评价法的思路相反,即从相关目标实现的风险到内部控制。这种方法避免了与内部控制框架的简单对应而是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特定情况,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刘玉廷、王宏(2010)认为实施企业内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