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

ID:9454623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上传者:U-991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_第1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_第2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_第3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_第4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研究综述一、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刘启亮、罗乐、何威风和陈汉文(2012)研究了产品性质和制度环境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得出:相比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相对较差,而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其次,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低,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尤其是对于地方政府控制府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并且,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有助于缩小地方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公司的内部控制与中央政府控制公司之间的差距。Doyleetal.(2007b)发现规模更小、更年轻、更复杂、财务状况更差、成长更快或业务经历过重组的公司,内部控制更容易存在缺陷。AshbaughSkaifeetal.(2007)发现,相比于未披露的公司而言,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有更为复杂的经营状况、近期存在业务结构的调整、更大的会计风险、更多的审计师辞聘、更少的用于完善内部控制的资源。更进一步,Goh(2013) 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及时地弥补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Gongetal.(2014)发现,对于跨国上市公司而言,其母国的投资者保护越弱,控股股东是管理者且其投票权超过现金流量权的公司在SOX法案实施以后更可能隐藏内部控制的缺陷。李颖琦和俞俊利(2013)认为,在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时,引入非国有制衡股东能达到较优的内部控制状态,而入国有制衡股东仅微弱地优于无制衡股东的高度集中的内部控制状态,且两者并不明显。崔志娟(2014)认为,高管层具有披露的“动机选择”倾向,这种“动机选择”决定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偏离内部控制质量的偏差。张颖和郑洪涛(2014)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企业的发展阶段、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管理的集权化程度、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是影响内部控制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有效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性还受到内审机构运行效率和股权集中度因素的影响。而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主要受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两个因素的影响。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法、定量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定性方法主要是基于风险理念对内部控制进行详细评价,具体包括调查表法、流程图法和文字描述法(陈汉文,张宜霞等,2008)。定量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数学模型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体包括:运用可靠性理论和数量统计的方法构建可靠性数学模型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王立勇,2004);通过设计包括COSO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在内的五个一级指标,并且进一步细分二级和三级指标,然后根据不同的层级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这种模糊计算来衡量内部控制效果(骆良彬、王河流,2008);IC-CMM(InternalControlCapabilityMaturityModel)模型主要是运用管理工程学中过程控制的方法,通过设定初始级、管理级、定义级、优化级四个成熟度等级以及相应的关键过程域,来对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评价,进而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王海林,2009);PDCA 循环理论法主要是通过设计包括计划、执行、考核、改进在内的四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二级指标,最终设计31个三级指标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杨洁,2011)。定量与定性结合法首先是运用定性方法来分析确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总体框架,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设计各种分析评价指标来打分,进而确定可以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数值(周小燕,2012)。前面所述的三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多数都是根据主观分析判断或是主观设计评价指标,从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准确度受到影响。目前比较精确地有“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和“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构建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是由财政部立项、中国会计学会管理的重点科研课题。制度基础为财政部、国资委、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香港会计师公会以及国外其他有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指引和框架,评价依据为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公司治理”、“重要事项”或者单独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 内部控制审计(鉴证)报告中的内部控制披露信息,基于内部控制合法合规规、财务报告真实完整、资产安全、经营效率和效果、利于实现公司战略五大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设计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在内的五大一级指标以及下设65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最后的分值即为反映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内部控制指数。陈汉文教授主持的厦门大学内控指数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是主要通过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一级评价指标,24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144个四级指标打分形成。最后,通过按权重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内部控制指数分值。该指数采用百分制,理论上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0分。分值越高,表示内部控制越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