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

ID:24320589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1页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2页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3页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4页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e教!育v资5源/网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内容说明(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DNA的结构和复制(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4)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2)(3)(4)是授课的重点和难点.一、考点解读1.考点盘点2、考点解读本部分内容市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有关DNA的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基因工程、基因污染、基因产物等都是高考考察的着手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本部分内容的考查题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比较多,主要的是考查考生的能力。

2、同时也包括阅读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相关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严禁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升华。K

3、S

4、5U二、知识网络三、本单元分课时复习方案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研究人1928•英•格里菲思过程结果无毒R型活菌→→小鼠→→不死亡有毒S型活菌→→小鼠→→死亡有毒S型活菌→→有毒S型死菌→→小鼠→→不死亡无毒R活菌+加热杀死的S菌→→小鼠→→死亡(从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分  析a组结果说明:R型细菌无

5、毒性b组结果说明:S型细菌有毒性c组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已失活d组结果证明:有R型无毒细菌已转化为S型有毒细菌,说明S型细菌内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结  论d组实验中,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主要通过d组证明)2、体外转化实验研究人1944•美•艾弗里过程结果S型活细菌↓↓↓↓↓↓多糖脂质蛋白质RNADNADNA水解物      ↓↓↓↓↓↓      ↓↓↓↓↓↓所得活菌:RRRRS+RR分  析S型细菌的DNA

6、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结  论S型细菌体内只有DNA才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过程、结果①标记细菌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②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P的细菌→→含32P的噬菌体④噬茵体侵染细菌含35S的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没有35S,35S分布在宿主细胞外含32P的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外几乎没有32P,32

7、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实验分析过程3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细菌内部,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的内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1、实验过程(1)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烟草叶出现病斑                          →蛋白质————→烟草叶不出现病斑(2)             →RNA————→烟草叶出现病斑2.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画龙点睛】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或者是

8、DNA,或者是RNA,噬菌体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第二节、第三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NA分子结构1、元素组成:C、H、O、N、P(不含S)2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一分子磷酸;表示一分子脱氧核糖;表示含氮碱基.构成DNA分子的含氮碱基共有4种,即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脱氧核糖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在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特别要注意三个小分子之间的连接,其中,脱氧核糖的l号碳原子与含氮碱基相连,5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