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中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ID:24339811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中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中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中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中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对近年来中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就学校适应概念的界定、中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两个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的不足。  【关键词】学校适应中学生影响因素    一、学校适应的概念  学校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概念,目前研究者还没有对学校适应的概念形成一致观点。根据强调的内容,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Birch强调学生活动与学校互动的过程;Ladd强调学生活动与学校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刘万伦强调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运用的各项技能;李辉强调学生活动与学校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1.学习

2、适应的影响因素  影响中学生学习适应的外在因素的研究,主要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气氛等因素。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重要影响。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与学生的成绩呈负相关,权威型教养方式与成绩呈正相关(Dornbusch,1987);学校气氛的研究支持了积极的学校气氛有利于中学生学习适应的结论。Griffith指出,与学业成绩关系最密切的学校气氛特征,是对学生成绩的高度期望、有秩序的学校环境、高昂的士气、积极对待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中积极的社会关系。  影响学习适应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概念和人格。自我概念对学习适应具有预测作用。陈会昌等人研

3、究发现,与人格建构复杂性低的的中学生相比,人格建构复杂性高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更好,读记方法运用更加熟练、学习成绩总分更高。  2.行为适应的影响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行为适应显著相关。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等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蒋奖,2004)。接受权威型教养方式的青少年较少表现出心理和行为适应不良(Lamborn,1991)。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抑郁和过失行为产生显著的缓冲作用(Miehael,1992),并与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呈负相关(李文道,2003

4、)。  构成自我概念的因子对中学生行为适应具有不同影响和预测力。何进军(2002)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欺侮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欺侮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自我概念的积极或消极程度会影响到参与欺负行为的程度。  3.情绪适应的影响因素  社会环境特别是班级环境对中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是目前情绪适应研究的重点,相关的实证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情绪适应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支持与中学生孤独感的产生呈负相关,与中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呈正相关(李文道等,2003)并对抑郁具有显著的缓冲作用(Miehael,1992);  

5、具有积极、准确的自我概念的中学生情绪适应较好,而自我概念消极、偏差的中学生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塞里格曼(sehgman,1991)认为,消沉的自我概念使人们更加抑郁,感情淡漠。  4.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影响中学生人际适应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师生间的冲突,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不融洽以及学生的同伴接受程度下降。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平等的竞争,有助于中学生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繁重的学习负担维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发展。  检索现有的文献,结果发现,人际适应的内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探讨了自我概念等因素与人际适应的关系、预测作用。崔娜(2008)

6、对初一至初三的258名学生进行了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研究证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中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显著相关,并对两者具有不同程度的预测能力;自我行动与同伴关系具有显著相关;自我满意因子对同伴关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三、小结  目前,对中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初步探讨了中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突出问题,已有研究,但大多是针对处于某一特定阶段的中学生,缺乏对整个中学阶段的系统研究。因此,中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还应当不断深入,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系统的研究,提出一套行

7、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理论依据,使中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