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

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

ID:24381892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_第1页
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_第2页
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_第3页
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梁昭清杨育瑜(广丙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广丙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5370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柱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凝集情况。方法:使用强牛.全自动配血系统应用微柱凝集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微柱凝集技术法配血不合的标木,用试管法做间接抗人球蛋白配血试验验证,并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结果:配血不合的种类主要有IgM、IgG类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14/75,18.7%);自身抗体及冷凝集素等所致的非特异性凝集(61/75,81.3%)。结

2、论:熟练掌握血型血清学专业技术,正确分析配血不合的种类,能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自身抗体不规则抗体微柱凝集技术【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025-02交叉配血试验(CMT)是输血前必须检测的项目,准确的交叉配血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保证,使用盐水法配血只能检测出血清中的IgM抗体;酶法和手工抗人球法虽能检出IgG抗体,但操作复杂、实验时间长,不适合作为常规检测项目普及应用。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幵始应用微柱凝集技术(MGT)[1、2

3、],由于其灵敏度高,因此在配血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凝集的阳性结果,若不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则会影响到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现将我们在使用微柱凝集技术配血过程中遇到的阳性结果的情况分析和处理方法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1材料强生全自动配血系统,血型卡、配血卡、低离子液由康臣公司提供。不规则抗体筛查谱细胞、抗人球蛋白血清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1.1.2检测对象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木院需要输血的住院或急诊患者3348例。1.1.3标木处理常规EDTA抗凝血,标木试管贴上条码,离心后血浆与血细胞分离清楚

4、,血浆高度至少1.5CM,不能溶血。1.2.1微柱凝集方法及原理微柱凝集试剂卡中含有IgG、C3d成分,在试剂架装上标本,人工扫描,根据配血系统设置,机器自动把患者和供血员的血浆和红细胞悬液(在稀释板中稀释)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卡中,经37°C的孵育器孵育后(仪器设置吋间为15分钟),系统自动完成从离心到结果判读的全过程。若血清中冇完全或不完全抗体,完全抗体直接与相对应的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发生凝集,而不完全抗体则会致敏在供血员的红细胞上,再经微柱中的抗人球蛋白搭桥,便凝集成大的凝集颗粒或结成块状,这些颗粒或块状在离心吋无法

5、通过微柱凝胶而留在凝胶的上端,为阳性结果,根据微柱上面的凝集颗粒的多少、人小以及散布的程度来判定结果(4+、3+、2+、1+),不凝集的红细胞便完全沉到微柱的底部,为阴性结果。1.2.2对微柱凝集技术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试管法做间接抗人球蛋白配血试验验证,并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冷凝集素测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2结果2.1MGT法配血3348例,配血不合75例,其中主侧不合14例,次侧不合56例,主、次侧均不合5例。2.2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引

6、起配血不合的原因为:特异性IgM、IgG类血型抗体,自身抗体和冷凝集素等。其中,特异性凝集14例,占凝集总数18.7%;非特异性凝集61例,占凝集数81.3%。3讨论3.1特异性凝集特异性IgM、IgG类不规则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14例,该14例MGT法主侧出现凝集,仪器判读为“3+、2+、1+”。冇12例抗体筛査试验结果为阳性,其中,5例为IgG抗-E,1例为IgG抗-C、e,1例为IgG抗-」Ka,5例为IgM、IgG抗-Mur,分别为这些患者找到了交叉配血相合且对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输用,无输血不良反应,这些病例多数为冇

7、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这类凝集为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凝集。有2例为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母婴血型1例为0-A,1例为0-B),因其游离试验阳性(血清中有IgG抗-A、lgG抗-B),所以导致了主侧凝集,为这类患者选择输用0型红细胞。3.2非特异性凝集3.2.1自身凝集造成微柱次侧弱凝集56例,这些病例主侧多为阴性,而次侧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弱凝集(2+、1+、0.5+),凝集颗粒散布在微柱的上半部,而不是在微柱的顶端呈一线状沉淀。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均为阴性,自身对照出现阳性。此56例有15例肿瘤患者,18例血液病患者

8、,9例是肾病患者,6例胃肠病患者,8例呼吸内科患者;这些患者除了反复多次输血外,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药物或某些微生物,刺激机体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使红细胞膜抗原变性,刺激机体产生相砬的自身抗体(IgG和补体),这些抗体易吸附在患者的红细胞表面,而MGT法中所用微柱管的试剂中又含有IgG、C3成分,可与吸附在人红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