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ID:24459900

大小:165.04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1-14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

2、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

3、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

4、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

5、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教学设计示

6、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教学媒体: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

7、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

8、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