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ID:24465759

大小:71.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周春芳清镇市中医院贵州贵阳551400【摘要】目的: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使用中丙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丙医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丙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更具有显著的疗效(P<0.05),实验组的临床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使用中两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运用。【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丙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

2、编号】1276-7808(2015)-06-237-01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而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软骨、滑囊、骨质、关节囊以及其他组织所引发的代谢性疾病。木研宄针对中丙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01月至2015年0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宄对象,对参与研宄的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男、女比例为40:8,年龄在35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76±6.98)岁,患病的

3、时间在5周至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67±1.87)年;对照组48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1:7,年龄在36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3±6.34)岁,患病的时间在4周至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4±1.12)年。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96例患者均符合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木研宄将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合并患有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及患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1]。经确认,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间、性別比例等基木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后,P值大于0.05,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4、因此两组间可进行分析、比较。1.2方法1.2.1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服用秋水仙碱、别嘌醇及氯诺昔康进行治疗,服用方法:急性期服用秋水仙碱,起始剂量为1.0mg,1小时后再服用0.5mg,12小吋后按0.5mgbid,氯诺昔康8mgbid,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后停药。疼痛缓解后服用别嘌醇lOOmgtid,饭后服用。1.2.2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中药汤剂消痛饮配合马前子汤局部薰洗进行治疗。消痛饮组成:忍冬藤30g桑枝30g钩藤30g当归15g赤芍20g苍术12g黄柏12g泽泻15g地龙15g川牛膝15g海桐皮15g防己15g,用法用

5、量:每天一剂,水煎内服,每日三次,每次180ml。马前子汤组成:制马前子20g海桐皮30g红花15g生半夏20g生大黄30g艾叶20g王不留行40g葱须7根,用法用量:水煎外用薰洗,每日二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两组治疗吋间均为一个月。1.3评价1.3.1观察指标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的程度、关节的肿胀程度、关节活动障碍级别以及血尿酸、血沉等检验指标。1.3.2疗效标准本次实验结果参考《中医病症诊疗常规》标准分为三级评定标准:(1)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并且理化检查的结果显示正常;(2)好转:患者的关节肿胀程度冇明显的消减并i疼痛得到缓解,理化检验的结果显示有所改善;(

6、3)无效:患者的症状以及检验结果没有任何变化[2]。1.4数据处理研究数据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的为计量资料,其对比方法为t检验;使用例数(%)表示的为计数资料,其对比方法为卡方(χ2)检验。当p<0.05,则表明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之间,对比治疗效果的数据存在着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2.结果2.1对照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则为91.67%,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更具有显著的疗效(P<0.05)。详见表1:表1.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表[n(%)]3

7、.讨论临床研究认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控制血尿酸是治疗的关键。祖国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痹证,多归于热痹、历节等病的范畴。血尿酸增高作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中医认为是热郁痰瘀,阻滞经络。朱丹溪《格致余论》云“痛风者,大率因血热已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博,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其,行于阳也。”《丹溪心法》云,“肥人肢节痛,多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而张景岳之《景岳全书》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热痛,久则骨蚀,故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