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

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

ID:24513455

大小:67.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_第1页
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_第2页
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_第3页
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免疫层析技术和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免疫层析技术(GIC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5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Glc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5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1%,CMIA阳性检出率为12.5%,GICA为12.7%。CMIA法灵敏度为92.86%,特异性为98.,6%,阳性预测值为89.89%,阴性预测值为99.01%。GlcA法灵敏度为98.35%,特异性为99.77%,阳性预测值为9

2、8.35%,阴性预测值为99.77%。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验;CMIA;GICA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梅毒是我国二类传染病报告中排名第三的传染性疾病,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性传播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所有传播途径的95%,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1年内最具传染性,随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病期超过4年者,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目前,对于梅毒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血清学诊断联合判断,该方法耗时长、操作复杂,给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梅毒的血

3、清学检测主要是由TPPA、EUSA和TRUST等检测方法。TPPA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梅毒检测金标准,然而该方法操作繁琐且依赖肉眼判断实验结果,对检测者的实验技术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ELISA和TRUST法各有优劣但均无法替代TPPA。CMIA是一种新型的TP抗体检测试验,有报道称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GICA是在酶联免疫吸附、单克隆抗体技术、乳胶凝集试验和胶体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技术,具有灵敏、方便等优势。因此,本研宄拟探讨CMIA和GICA的优劣,为改善梅毒的诊断提供数据支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皮肤与性病

4、科送检血清样本1500例,其中男性1047例,女性453例,年龄16〜89岁,平均(36.8±8.2)岁。排除:(1)已接受抗梅毒治疗、免疫治疗患者;(2)拒绝入组患者。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仪器与试剂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设计生产的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Dxl-800及其配套试剂、定标液和质控品(批号:224751)。TPPA和GICA试剂盒、酶标仪和指示板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批号:20140510)。1.3方法空腹采血3mL,离心得到血清后分别采用TPPA、GICA、CMIA法进行检测,操作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GICA法使用TPI5、TP

5、I7、TP44.5和TP47的金颗粒分别加入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及样品中,反应0.5h后清洗并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中进行检测,记录各孔的发光强度。CMIA法从测试到结果判读均由仪器全自动完成,以S/CO>1.0为梅毒检验阳性。TPPA以反应孔中细胞沉积在孔中央呈光滑纽扣状为阴性,反应孔出现凝集呈不规则沉积为阳性。当滴度>1:80时判读为阳性,对于弱阳性标本需重复测定2次,复检2次全为阴性时判读为阴性,否则结果判读为阳性。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检测结果采用配对四格表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两种方法间比较采用X2检验

6、。2.结果采用TPPA检测法对1500例血液样本进行梅毒检测,检出阳性样本182例、明性样本1318例,阳性率12.1%。2.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在阳性样本中CMIA法检测结果优于GICA法(P0.05)。见表1。2.2两种检测方法实验特性比较CMI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GICA法(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