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ID:28140583

大小:71.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研宄【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妇科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200例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取晨起S腹静脉血检测,初筛试验采用CLIA法展开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再将标本经TPPA与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复检。比较不同S/CO值标本TPPA与TRUST复检结果。结果:S/CO值12.00标本符合率分别为91.30%、94.87%、9

2、7.14%、96.43%、100%,均明显高于TRUST的63.04%、69.23%、68.57%、75.00%、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PA复检CLIA初筛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TRUST复检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TPPA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能够显著提升检测准确度,减少漏诊、误诊现象,有助于早期临床诊断病情,进而及时治疗,值得推【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梅毒;血清学筛查doi:10.14033/j.cnki.cfmr.2017.15.02

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15-0042-02梅毒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病程较长的性传播疾病,可严重损害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对人们健康危害极大,尤其威胁临床输血安全[1]。此外,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这一途径将梅毒传染至胎儿,进而造成先天梅毒、自发性流产。故早期诊治梅毒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式为血清学筛查,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LIA、TPPA、TRUST等。其中ELISA、CLIA、TPPA属于特异性梅毒抗体试验,而TRUST属于非特异性梅毒抗体试验[2]。多数医院采用上述其中的两种方式

4、筛查梅毒,但因选用不同的方式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产生差异。本研究拟用CLIA法联合TPPA法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梅毒早期诊断提供合理借鉴,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妇科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200例为试验对象,年龄23〜70岁,平均岁。1.2仪器与设备微量U形反应板、平板混合器、微量滴管、微量加样器。CLIA法采用Chemcline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应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盒。TPPA试剂盒由曰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

5、包括血清稀释液、阳性对照血清、致敏粒子、溶解液等。TRUST试剂购自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3方法所有患者均取3ml晨起空腹状态下静脉血,行离心处理15min,转速为3000r/min,血清分离后,制作血清标本,于4°C保存。采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CLIA测试,并读取结果。参照实际说明书,S为待测样品发光值,阴性对照品平均发光值的2.1倍为临界值。S/CO12.00标本符合率均明显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PA复检CLIA初筛结果符合率达96.00%,符合率=/200xl00%。TRUST复检符合

6、率为74.50%,符合率=/200xl00%,TPPA复检CLIA初筛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TRUST复检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3讨论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导致的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可累及全身所有脏器,引起多器官病变、破坏组织,从而导致功能失常。近年来,随着人们行为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梅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逐渐引起临床重点关注[3]。由于梅毒螺旋体仅存在于人体内,故人是唯一的梅毒传染源。文献[4]显示,95%〜98%左右的患者是通过性接触而感染,梅毒螺旋体通过穿透人体正常皮肤及黏膜,从而使健

7、康者感染梅毒。患者染上梅毒后其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而积极防治梅毒对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上梅毒筛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初筛以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复检应用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另外一种方式中初筛与复检分别应用非特异性与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较高的敏感度是对检查方式的重点要求,目前,CLIA是梅毒初筛试验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制备梅毒螺旋体抗原,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与标本中抗体形成双抗原夹心后,洗涤添加化学发光

8、底物,发光强度测定后,依据S/CO值判断标本有无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5]。由于整个检测过程中采用全自动分析仪读取结果,从而充分发挥高自动化的优势,减少认为误差,并避免携带污染。故该检测方法能够对大批量标本进行筛查。但因其敏感度较高,在检测低S/CO值标本时易发生假阳性现象,进而造成误诊,增加临床确诊难度[6]。本研宄中,46例S/CO值为1.00〜2.99患者中,经T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