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

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

ID:2453405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_第1页
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_第2页
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_第3页
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关键词】心肌梗塞;院前救治;溶栓;效果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危重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据统计,50%的死亡发生在发病1h之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是致死的重要原因。早期溶栓治疗是最可靠有效的方法。为缩短溶栓开始时间,提高溶栓效果,改善预后。2006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急诊科对108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紧急院前救治,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县城内居住患者223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及1996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

2、委会制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标准[2]。将108例经院前救治接回医院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73例,女35例,年龄36~64岁,平均(50.60±9.40)岁;梗死部位:下壁梗死25例,前壁梗死29例,后壁梗死17例,两个部位以上梗死37例;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36例,高脂血症51例,糖尿病21例。将发病后由家属送入我院的115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75例,女4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1.67±8.40)岁;梗死部位:下壁梗死27例,前壁梗死31例,后壁梗死18例,两个部位以上梗死39例;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39例,高脂血症55例,糖尿病23例。两组年龄、性别

3、、梗死部位、既往史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接到呼救后,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对患者进行简要病史采集、体检、心电图检查等,初步确诊后立即给予以下急救措施:立即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吸氧、镇静、止痛;口服阿司匹林0.3g,建立静脉通道,静注硝酸甘油;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即用救护车转送入院,途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护心电活动情况,并通知急诊科做好相应救治的准备,到达急诊科后复查心电图,并急查凝血时间、肌钙蛋白、心肌酶等,明确诊断,立即给予溶栓,并密切观察病情,溶栓后按院内规范处理。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经上述常规检查符合溶栓治疗方案标准后行溶栓治疗。1

4、.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溶栓开始时间和梗死冠脉的再通率,临床梗死相关血管再开通的间接指标以1996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标准[2]。②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SPS11.5统计软包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溶栓开始时间、冠脉再通率比较从病人打到开始溶栓,观察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观察组梗死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注: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8.01,P<0.01。3讨论

5、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可降低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没有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后续工作就失去了前提。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冠状动脉狭窄,血供下降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其急诊治疗措施主要是尽早使梗死冠脉再通,梗死心肌再灌注。院前救治为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前采集临床资料可缩短溶栓开始时间,给溶栓治疗提供宝贵的治疗时机,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生命。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从发病到开始溶栓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1),梗死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6、0.05),说明院前急救可以可缩短溶栓开始时间,为溶栓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梗死血管得到及时再灌注,从而减轻了心肌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梗死后溶栓开始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虽然院前溶栓治疗许多专家未持积极态度,但我们建议在确诊的前提下,运送需60min以上者可考虑院前溶栓[3]。综上所述,对AMI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开展,让更多的AMI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院前急救干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