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认定

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认定

ID:2453590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认定_第1页
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认定_第2页
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认定_第3页
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认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认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抢劫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认定犯罪构成理论中,要件之一就是主观方面,即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就抢劫罪而言,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1]可见,抢劫行为由实施暴力等手段与劫取财物为目的两部分组成,剔除了任何一个,抢劫罪都无从谈起。行为人实施暴力等手段的主观目的显然是希望以此手段使其非法将公私财产占为己有,符合直接故意的显著特征,其构成的

2、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问题是,行为人对被害人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严重后果应当是一种什么心态,是故意还是过失,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主要分歧就是对抢劫中的暴力的不同认识,对此理论界大致有以下观点:  一、抢劫罪的暴力上限是故意伤害,不包括故意杀人  这种观点认为,抢劫罪的暴力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存在故意伤害他人,但不包括故意杀害他人。如有人认为:抢劫中的暴力程度无下限而上限为故意重伤害。抢劫中的暴力不包括故意杀人在内。致人死亡能否包括故意杀人,应当考虑其法定刑能否包括故意杀人的未遂。就故意杀人未遂这种情况而言,

3、刑法的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法定刑远较普通抢劫重,所以定普通抢劫罪就会轻纵罪犯。因此,抢劫罪的暴力不能包括故意杀人。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少。我认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其法定刑已超过普通抢劫,属于结果加重犯。其严厉程度相当与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所以,即便是只定抢劫罪,也不会轻纵罪犯。  二、抢劫罪的暴力不包括直接故意杀人,但包括间接故意杀人  这种观点认为,抢劫罪的暴力是可以包括间接故意杀人在内的一切手段,但不包括直接意杀人这

4、一手段。这种观点不仅在刑法修订前就存在,而且在刑法修订后仍有人坚持。有人认为:刑法中的任何条文都没有把杀人作为构成犯罪的手段,因为杀人罪在一切刑事犯罪中居于首位,刑法最重。行为人在抢劫之前或抢劫过程中,出于直接故意将人杀死,这实际上又构成了另一更严重的独立犯罪故意杀人罪,应将杀人罪与抢劫罪并罚。如果把这种故意杀人的行为看作抢劫罪的手段而只定抢劫罪一罪,不符合犯罪构成理论,同时也会轻纵罪犯。从司法实践中的抢劫案件看,行为人使用暴力一般是为了制服被害人以便劫取财务,有的是伤害致死,有的是间接故意杀人的性质,无杀人

5、的直接故意,应定抢劫罪;而且在抢劫财务前或在抢劫过程中,直接故意杀人的,因其超过了抢劫的暴力范围属于另一种犯意、另一种行为,又独立的构成故意杀人罪,按照重罪吸收轻罪、重行为吸收新行为的原则和比较抢劫罪与杀人罪的适用刑罚轻重顺序,应定为杀人罪。持这种观点的人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影响较大。  三、抢劫罪的暴力包括直接故意杀人在内的一切暴力  这种观点认为,抢劫罪的暴力是无所不包的一切手段,它既包括故意伤害,也包括故意杀人,既包括间接故意杀人,也包括直接故意杀人。如有人认为:从抢劫杀人的实质看,杀人常

6、常是抢劫财务的手段,把事主杀了,把财务抢到手,这里杀人抢劫是牵连犯罪,杀人是手段,抢劫财务是目的。依照牵连犯的处理原则,应当是按重的罪处断,不按数罪并罚。[2]抢劫致人死亡包括因抢劫过失或故意(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致人死亡。因此,为了占有他人财物而当场杀死他人的,应定抢劫罪。[3]抢劫罪中致人死亡,既包括过失致人死亡、也包括故意杀人(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4]这种观点是目前理论界通行的,也是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  四、抢劫中的暴力是否包括故意杀人是由行为时的故意的个数决定的  这种观点认为,抢劫罪

7、的暴力是否包括故意杀人在内,不能一概而论,应当以行为时的主观故意的个数决定。如果出于一个抢劫罪的故意而杀人,就要以抢劫罪定罪量刑;如果出于两个故意,分别实施两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就要定为两个罪名。例如,三个人合谋抢劫银行,他们预先合谋进去就打死两名营业员,以威胁其他人,再进行抢钱。他们进门后果然先打死两个营业员,然后进行抢钱。此案就要定为杀人罪和抢劫罪,按数罪并罚原理处罚。[5]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少。我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好操作,但是在实践中却很难认定,还容易造成主观归罪的情况因而不可取。  基于对上述四种

8、观点的分析,笔者意见认为抢劫中致人死亡既包括过失致人重伤、死亡、也包括故意杀人(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其理由如下:(1)从犯罪构成理论看,抢劫致人死亡包括故意杀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在主观方面,行为人为抢劫而故意杀人的,杀人行为并非行为人所追求的根本犯罪目的,行为人藉此非法占有财物才是其真正的犯罪目的;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杀人的手段行为和取财的目的行为的有机结合,手段行为为目的行为服务,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