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ID:24549450

大小:61.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研究_第1页
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研究_第2页
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研究齐齐哈尔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妇产科临床早产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的早产产妇106例,与同年的106例足月分娩产妇,记录临床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与产妇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孕妇在怀孕期间胎膜早破、还有两个或多个胎儿、未按要求做产前检查、中重度妊高症以及产前岀血等。早产的新牛JL与足月分娩的胎儿相比,体质弱,更容易发生窒息,死亡率也比较高。结论造成孕妇早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胎膜早破、产妇未按要求做产前检查等。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早

2、产是常见的不良妊娠结局,也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发生率为5%-10%,可明显增加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对儿童今后的体格、智力和运动发育有着消极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而发生率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探索新生儿早产产生的原因,对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宄主要以我院在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收治的106例早产孕妇和106例足月孕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06例早产孕妇,年龄范围为23岁到35岁,平均年龄为29岁。初产妇85例,怀有双胎的产妇12例,有流产史的23例。足月产妇,年

3、龄范围为24岁到36岁,平均年龄为28岁,初产妇83例,怀有双胎的产妇10例,有流产史的25例。所有产妇在28周前均未服用过保胎药物。1.2方法访谈与问卷调查法对产妇情况进行调查,结合病历资料、产房记录等资料。调查后产妇共主诉42项因素,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比、职业、文化程度、配偶年龄、配偶文化、经济收入等基本资料;孕史、流产史、早产史、引流产史;初次产检孕周、产检频率、暴露视频终端时间等检查资料;孕期工作情况、运动情况、是否接触有毒物质、手机使用频率、TOUCH十项、身体伤害、心理波动、饮洒、吸烟、化妆频率等生活情况;常规基础疾病、并发症、用药史、增重比等临床病理资料。1.3观察指标主要

4、记录产前孕妇的体重、血糖含量、羊水指标、血压等,产后产妇的恢复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的身体指标,早产组要记录一下产妇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其他情况发生。2结果早产产妇组发生胎膜提前破裂现象55例,产前的检查率为46.23%,足月组产妇中仅有3例是胎膜早破,产前检査率高达88.68%。两组对比可以看出,早产组产妇中胎膜提前破裂的比例远高于足月组,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组,除此之外,早产组有一部分产妇并不是因为胎膜早破引起的流产,羊水细菌培养显示为阳性。3讨论致早产的危险因素较复杂,孕期内产妇生理、心理状态、外部环境均可成为危险因素,又因孕期较长,不易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分娩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

5、吋期,生理和躯体状况变化较大,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特别对于早产产妇而言,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她们即对新生命的到来感到欣喜,冋吋他们又缺乏相关的知识,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对产妇的心理和妊娠结局均产生严重影响。年龄、流产史、前置胎盘、胎盘早破、妊娠期高血压、被动吸烟为危险因素,而产检次数多为保护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反复流产能引起宫颈内U的反复损伤,破坏组织的完整性,致使在妊娠中晚期宫颈关闭不全,羊膜囊膨出宫颈管,从而导致胎膜过早破裂造成早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因素与早产无直接关系,常因危及母亲的生命而终止妊娠,从而间接造成早]。而及时的产检,则

6、能够及时发现妊娠中存在的各种异常现象,以便及吋的治疗和纠正,从而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早产的发生。孕产妇应预防早产,应注意身心健康,尽量避免精神创伤,保持愉快的心情,预防血压升高。孕妇在整个孕期都要注意安全,减少碰撞、外伤,避免胎盘早剥的发生。对于己经知道自己子宫有畸形,或有早产史,或有子宫肌瘤的孕妇,孕期里应该特别注意增加营养,同时禁止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防止阴道感染。多胎妊娠或合并有慢性疾病的孕妇,孕期应多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更为适宜,因为这样可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从而防止自发性子宫收缩。冋吋加强孕产妇的孕期管理,进行孕期宣教,早期发现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防止

7、早产的发生,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新生儿质量。参考文献:[1】耿新华,张伟,张丽萍.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4(3):112.[2】吴秀娟,王静,骆峰,等.早产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医学信息,2011,24(11):214-215.[3】顾春健,林梅芳.393例晚期早产儿早产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分析U】.浙江预防医学,2013,25(09):74-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