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ID:2455468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_第1页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_第2页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_第3页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战场。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既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到方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引领学生漫步物理殿堂,树立物理思想,实现师生互动,真正还时间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情感投入是基础  教学应该有“情”。心理学已证明了:兴趣与感情密切相连,有情才能有兴趣。学习不仅仅是理智的活动,更是理智与情感两种活动的交织。如果我们只偏重理智而忽视情感的调节作用,就会造成教学的失调,减损学习效果,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只不

2、过是一种负担。  二、准备充分是关键  教师接手一个新班级最好能尽快记住学生的名字,经过实验证明这很重要也很有效。课堂只有45分钟,实现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课前作充分、全面的准备,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所在。  三、气氛和谐是前提4  营造平等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成功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初中学生渴求平等,希望受到尊重,只有在融洽的环境氛围中,他们才会敞开心灵的窗户,接受外来的有效信息。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将自己置

3、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在课堂上尽量用商量的语气提问,用讨论的形式纠错,让学生轻松自觉地接受指导。  四、形式多样是手段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设身处地,不拘一格地采用各种形式实施教学,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  (一)设疑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无疑则不思,疑为思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4、刻苦钻研习惯的关键。  1.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比如讨论“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教师提出:“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里,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而它的前与后、左与右的侧面受到的压力分别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平衡,为何还受到浮力?”这里教师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引导学生分析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上。  2.抓住知识的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时,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

5、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4  3.针对学生认识模糊、易疏漏的地方,抓住关键词及制造矛盾为突破口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转化为全面的、辩证的认知结构。如: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学生容易忽视物理公式与数学知识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公式R=U/I与I=U/R相似,便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教师

6、可以这样设问:“导体的电阻R会随着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中的电流I变化吗?”  (二)直观式  加强直观性教学,是物理教学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法宝。课标所规定的实验这里就不谈了,讲讲灵活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所做的小实验。如锯条、塑料吸管可以演示音调高低;如演示光学时,利用大的玻璃储物瓶装半瓶水(水中加几滴牛奶)喷入一点烟雾,用激光笔可以演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同时看到光的反射和折射,还可以看到全反射;如“固体压强”教学时选用一块磁铁和一根锯条,演示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得出同一物体放在斜面和水平面时压力与重力的大

7、小关系。  (三)讲练式  “听课易懂题难做”的现象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大包大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知识传授多而例题示范少、就题论题多而指导方法少、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练得少。这就相当于学习游泳,听教练讲游泳的要领是很容易听懂的,但要真正学会游泳还需要到水中去练习一番,把动作要领与实际体验结合起来才行。同样的道理,给学生机会对所学知识及时练习,应用是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步骤。4  (四)讨论式  在课堂教学中,设法调动学生

8、搞好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需从旁指导,但不能包办,就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出适当的提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心理学家托兰斯认为:“延迟判断可以产生更多的想法”。对讨论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