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ID:24576896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刘宏(武警安徽省消防总队六安市消防支队后勤处安徽六安237009)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以呕血及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中血证范畴,发病主要与“虚”和“热”有关。虚者为脾虚,因脾主统血,久病脾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以致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液外溢,上逆则为吐血,下注则为便血。大黄始载于《神农木草经》,味苦寒,能攻能守,有毒能解,有阻能通,出血能止,瘀浊能排,倍受古今医家的推崇。近年来,采用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一定进展,其作用机理也在各种实验中逐渐阐明。笔者联合六

2、安市中医院消化内科采用单味生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65例病人中男性43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38岁。纤维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8例,胃癌1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上腹不适、呕血、稀柏油样便、出冷汗、贫血貌、脉搏快、血压逐渐下降。1.2诊断参照全国中丙医结合研究会制定的血证诊断标准,出血量在400ml以下(黑便形成)者为轻度出血,出血

3、量在400ml〜1000ml之间(黑便不成形)者为中度出血,出血量在1000ml以上(大便稀溏色黑)者为重度出血。其中轻度出血35例,中度出血22例,重度出血8例。1.3治疗方法65例患者均住院观察治疗,中重度出血及呕血者,暂禁饮食,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出血期给予无渣流质饮食,如有感染则对症处理。将生大黄3.0g,打粉为末,开水调成糊状用温开水送服,日三次,疗程3〜7天。出血较多有周围循环障碍的患者,对症补液输全血维持血容量。临床以中医理论为依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黑便、呕血为主证,不论是实、热、虚、寒

4、证者,均采用本方法治疗。1.结果2.1疗效判定参考全国血证急症研究协作组制定的标准。痊愈:1周内呕血、黑便停止,大便潜血试验3次阴性;显效:1周内呕血、黑便停止,大便潜血连续3次(+),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有效••1周内出血减少,大便潜血(++),伴随症状略有好转;无效:经1周治疗出血不止,大便潜血无好转,症状加重。2.2治疗结果痊愈36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2例,呕血停止吋间最短8h,最长5天,平均2.5天。大便潜血试验转阴最短6h:最长14天,平均3.5天。总有效率97.2%,与相关资料类似。在疗程中,大便次

5、数普遍增加,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腹部疼痛或轻度腹泻,均经相应处理后症状减轻,未影响治疗。2.讨论3.1大黄止血最早文献记载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临床运用于各种血证,故有“血证要药”之称。《血证论》中亦云:“大黄•-味,既是气药,又是血药,止血而不留瘀,尤为妙药。”焦东海等[1]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生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证实疗效可靠后,又进行生大黄止血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使生大黄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最为有效、研究最为深入的单味中草药之一。3.2大黄的止血机理。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的止血、消

6、瘀、宁血、补虚四法为后世医学遵为治疗出血的四大法则。生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具有祛淤泻下下气之一举三得的止血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人黄冇效止血成分单体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为阐述人黄止血功能提供了物质依据[2]。王登玲等[3]认为大黄能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促进肠蠕动,抑制肠内细菌易位和病毒吸收,同时具奋良好的止血功能。.其作用机制可概括为:改善胃肠黏膜血流灌流,清除氧自由基作用,促进胃肠黏膜新陈代谢。大黄对血液流变性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细胞外液向血管内转移,产生相当于血液

7、稀释疗法样的止血作用,而对凝血因子、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及超微结构无影响,故具有活血、止血作用。3.3不良反应的观察。生大黄味苦性寒,能清热祛瘀止血,但其苦寒之性却又败胃,刺激胃肠道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65例病例中,68%的患者便前腹痛,5.5%发生恶心呕吐,可见其消化道副作用较为普遍。这些副作用虽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均得缓解,但因上消化道出血时,腹痛、恶心均是判断是否继续出血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生大黄粉的这些副作用便严重干扰了临床监护指标,且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影响休息,不利于治疗。为此人们曾进行制大黄粉、大黄水

8、泛丸、胶囊等多种剂型运用于临床。虽然改善上述副作用,但止血效果均不及生大黄粉。因此奋效地消除生大黄粉的副作用而又不影响艽止血功能是关键所在[4】。3.4加强基础护理。患者绝对卧床休总,大便次数频繁且常为稀薄大便,因此须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在护理中密切观察生大黄的用量指标,掌握用量与给药方式,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及面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