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

ID:24601397

大小:6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4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_第1页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_第2页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_第3页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_第4页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一一以湖南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巫水河沿岸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祁淑红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宄院深圳分院广东深圳518000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其影响尚不可被完全预知,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对新型城镇化引发的变革有充分的认知,需要积极摸索与之相适应的规划思路和方法。城步苗族自治县巫水河沿岸修建性详细规划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注重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从环境资源集约化和社会和谐发展两方面,采用不同的规划手法,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引。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苗族;巫水河1、传统城镇化的基础1.1人口聚集城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规模

2、化聚集是城镇存在的基础。1.2产业发展城镇的发展除了人口的集聚外,还需要产业的发展,以保证农民离开土地后能按照城镇方式生活,而产业链的形成更将是城镇化重要推动力。1.3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需要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满足群众生活和产业发展需要。提升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1.4住宅建设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增加相应的自来水、电、天然气、供暖等条件齐备的现代化住宅,乂需要对传统聚落空间与居住模式进行研究,建设满足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居住空间。同时满足从事农业生产与非农产业的居民的需求,各取所需,各得其所。1.5公共服务配套

3、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包括文化、医闻、金融、商业等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行政、市政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机构。这是城镇化的社会发展基础。2、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过去的城镇化中,仅单纯的追求城镇化的基础的满足,如人口的增长,产业的定位,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中国用30年的时间达到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城镇化水平,城镇物质空间快速膨胀。城镇在快速的数量提升之后,一方面,资源环境问题集中暴露,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社会问题也日益紧迫,公共福利、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和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匮乏、服务配套缺失、乡土文化丧失、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低收人群体、农村

4、居民的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拆迁户以及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互联网吋代新型社会关系的演变、新型经济形态的崛起、在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观念的改变人们逐渐冋归对传统农业的重视,旅游己成为人们的生活新常态,这些都使得传统只重要人口、产业产值、城镇住房、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建设的方式己不合吋宜。3、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延续过去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5、2014-2020)》)。城镇空间承载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城镇质量,要求城镇:3.1实现环境资源集约化3.1.1土地资源集约化0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着资源短缺,特别是土地资源短缺的闲境(包含量的绝对短缺和土地浪费形成的相对短缺)。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一一充分利用现有城镇物质基础,在冇限土地资源上,整合城镇内部各组成要素,完善城镇结构,强化城镇内涵、提升城镇功能,在城镇规划手段上,提高空间利用率。3.1.2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但生态环境具奋脆弱性,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而苏自我恢复功能又极其薄弱。应以生态城市

6、为理念,在城镇规划建设之初即应设置生态控制线,设置人量绿地斑块,绿化轴线,同吋加强城镇环境治理。3.2实现社会和谐发展3.2.1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弱势群体、公共福利、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和社会保障等等,建设公平正义的城镇。3.2.2社会发展硬件设施建设需要配套大量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人的发展需求。4、案例研究一一巫水河沿岸修建性详细规划4.1项目概况湖南邵阳城步茁族自治县巫水河沿岸项0位于城步县城南部,规划用地面积2平方米公里。根据上层次规划分析及对项目的实地研究,确定0标定位为“魅力苗乡-III水慢城”,把片区建成集旅游

7、度假、休闲娱乐、农家山庄、高级居住区、商业开发为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是城市的客厅,苗乡的名片。功能定位为旅游度假集散地、民俗文化体验园、生态宜居示范区。城步苗族自治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县,境内分布冇苗、汉、侗、瑶、冋、满、壮、土家、高山、布依、仫佬、蒙古等13个民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歌舞、建筑、节庆、民族体育、医药、饮食、巫傩文化多元共生,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如何加以应用?另外,苗族人民历经千年沉淀,其中居住方式、空间布局上己形成独具特色的认知,如何对本土建筑布局肌理、文化符号、色彩、图腾、装饰、材质加以应用,唤起本地人的情感认同,以及外地游客的文化认

8、识,是本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