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细节,生成有效课堂

注重教学细节,生成有效课堂

ID:2460168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注重教学细节,生成有效课堂_第1页
注重教学细节,生成有效课堂_第2页
注重教学细节,生成有效课堂_第3页
注重教学细节,生成有效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注重教学细节,生成有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注重教学细节,生成有效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而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的,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一节成功的课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中的若干细节。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细节;有效课堂  一、预设精致细节,确保课堂教学环节畅通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突破重点难点,我们一定得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往往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却忽略了对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部分的预设,这就会导致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在一

2、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教师对教学思想的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  1.操作材料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注重实效  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的组织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操作材料的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有效性。选取简便易行的材料,用好现有的材料,就会促进操作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我挑选了有明显差异“两个品种的花生”――大花生和小花生,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即测量、整理数据,画出曲线图的方法,教师引导分析,得出结论。将“4

3、抽象的知识在测得的数据中具体化”,凸显的差异一目了然,于是,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既缩短了学生发现知识的时间,培养了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也使学生容易记住知识。  2.问题的设计要做到指向明确,体现实效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直接指向预设的具体教学目标,使教学的程序紧紧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  如,在教学《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课的引入部分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人们常用哪些体征指标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

4、(2)体验生命的存在,将你的右手放在胸部左侧,感受心脏的跳动。由此说明心脏的位置在哪儿?(3)关于心脏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甲:我还想知道心脏的结构?学生乙:我想知道心脏的功能。由此引出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目标(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通过提问的指向而达成。  二、捕捉精彩细节,促进学生有效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敏锐“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具体地说,教师应着重发现以下两

5、方面的细节。  1.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4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互动,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操作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在操作活动中,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行为,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这些细节,让他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那课堂就会更精彩。  如,在教学《眼球的结构》时,我利用“眼球的模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自己的眼睛,对照教材中的插图,相互观察同学的眼睛来认识眼球的构成。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拆开模型后,一个学生由于“淘气”把角膜罩

6、在自己的眼睛上,引起同组同学大笑,于是我迅速问这个学生:“你为什么要用角膜罩住眼睛?”他说:“眼角膜在眼球的最外层。”他的回答让我很惊喜,出乎意料的一个小细节,让课堂富有灵动而生机。眼球的构成也在层层拆开中揭开了迷雾。  2.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  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内容,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节,一个劲地朝着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恰恰是一种很难求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把它变成课堂中最好的教学资源

7、。  如,在教学《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在认识了课本上给的四种两栖动物的例子后,紧接着问学生:“除了课本上的四种常见的两栖动物的例子外,你还知道哪些两栖动物呢?”有学生列举“乌龟”“鳖”“扬子鳄”等,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明白两栖动物的含义,学生误把“水陆两栖的动物”当成了“两栖动物”4。为此,我设计如下问题:(1)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怎样的?(3)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的依据是它的生活环境还是生殖发育特点?(4)“水陆两栖的动物”一定是“两栖动物”吗?请举出反例。(5)两栖动物是怎样定义的?于是根据学生

8、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和脊椎动物演变过程,让学生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以免学生误认为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将水栖爬行动物、水栖哺乳动物与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