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浅探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浅探

ID:24637030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浅探_第1页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浅探_第2页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浅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浅探张丽美福建省福州铜盘中心小学350003摘要: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在整个小学习作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提高了小学低年级习作的要求,又为高年级习作做好了铺垫。因此,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是许多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重点。因此,要从实际着手,发现小语中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研究找出应对策略,使学生和老师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部分。中年级的写作是低年级写话作文的发展阶段,学好中年级习作不仅能够使学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为高年级写作做

2、好铺垫。新课程的颁布,使小学生作文教学变得灵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仍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做出了一些对策,并对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做出了展望。一、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习作兴趣缺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习作这项课程并不感兴趣,原因如下:首先,教师的教育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使学生无法得到活动体验,教学内容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其次,教学评价过于乏味,没有针对性,使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建议及改正措施。2.学生作文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对“玩”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对生活观察比较粗糙,

3、造成写作时无法将想法表达的清晰生动。再加上有些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这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学生作文运用能力不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单方面的关注学生对所学词句死板的使用,没有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上更加丰富生动的运用,因此,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匮乏,没有优美的语境和丰富的感情。1.教师在Al作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从客观角度来讲,学校对作课程不够重视。主观角度来讲,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习作教学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习作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没有从自身提高习作方面的专业素养。二、对策及建议1.明确S的,自由表达。从低年

4、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习作,写作任务明显加大。在4作之初给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是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确自己想表达什么,让学生能够了解习作就是将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习作不是一种学习任务,而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结合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冇更多的吋间自主习作,在贴合实际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课内指导得当,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兴趣决定动机,只冇让学生能够提高对习作的兴趣,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习作的快乐,并提高习作水平。首先,教师要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奋充足的时间交流,从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对习作

5、产生浓厚的兴趣。浓厚的学4兴趣是学生学的动力源泉,不仅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在习作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气氛中开拓思维,在与其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生活经验,使今后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其次,中年级习作是低年级4作的提高,奋些学生会不适应其难度,因此要求教师在4作教学难度上要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给学生适应的时间,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从循序渐进的作提升中得到成功的体验。3.指导学生课外观察,积累写作材料。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学会什么是观察。观察不只是看,而是用心去观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观察

6、,并能够得出结果。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在观察一种事物吋应当把自己的五官都用上,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使所观察事物能够在脑海中形成全面而深刻的印象。最后,让学会将所观察的事物印象通过记忆储存在脑海里,4.积极实践,活用教材。第一,在课堂上教师应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有自主学4的兴趣,尊重学生的童趣与童真,让学生打开心扉畅所欲言,释放天真的个性。第二,积极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从实践中积累素材。第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并培养学生写笔记的习惯,增加学生对词句的积累。第四,定期举办朗诵、演讲等活动,使学生能够

7、有更多机会去深刻感受语言的运用与魅力。第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鼓励和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与写作的习惯,鼓励学生从写日记开始,做到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总之,作一直是小学生学的难点,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又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工作,因此对教师本身素质冇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灵活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下喜欢习作,并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课外实践与阅读,进行写作材料的积累,从而在写作吋“有事物可想,有事物可写”。参考文献[1】吴亚西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一一对小学习作教学若干基本问题的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