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

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

ID:2467146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_第1页
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_第2页
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_第3页
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文章由收集。我校现有教学班36个,其中七、八、九年级各有12个,学生总人数2160人,专任教师97人。2002年秋季开始推行课程改革实验,两年来,我校在课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校长吴仲平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教务处具体负责课程改革的教学教研指导工作,政教处和后勤处主要为课改实验提供良好的秩序和保障,各处室做到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学校还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学习制度、培训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总结制度等,以此规范实验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课改实验开展。2、加大经

2、费的投入。我校办公经费虽然不足,为了使课改取得实效,我们加大了课改教学资源的投入:为教师购置教学资料、教具等,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添置课外读物,丰富图书阅览室的图书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保障;加大对教学交流经费的开支,2002年秋至今,我校多次接待了省调研组、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东源骆湖中学、实验中学、协作区学校等的教学交流任务。二、抓好培训,更新观念。1、抓好一级培训。为迎接课程改革实验的到来,必须做好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这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我校在实验前,将担任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安排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级培训。2002年4月安排了3人参加省组织的《课标》培训,8月

3、安排了26人参加县组织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课标》培训。2003年暑假安排了8人参加省组织的教材培训。教师参加培训后,投身课改的意识得到增强,较好地把握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课改实验做好思想准备。2、抓好校本培训。除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外,在校本培训上我校明确思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实效,我校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实验前,我校对实验教师集中培训了2天,为教师购置人手一册《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解读》,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要求:(1)逐条学习,把课标中定量性的要求熟读、牢记。(2)边学边议,写出学习体会、感受。此外,把培训工

4、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1、制定学习时间,把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定为学习时间、由科组长组织学习。2、要求学习要有专题,要有记录。3、印发资料学习,组织教师观看课例,2002、2003、2004年秋季开学初,我们都组织了教师观看课例和教材特点解说的录像。三、加强教学交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课改没有现行的路子,课堂教学没有现行的教学模式。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1、加强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备课,绝非是以往多考虑怎样精心讲解和板书,考虑怎样用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5、,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在学习活动之中,以上是我们对教师集体备课的总要求,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计划,成立备课组,要求教师在讲授每一节新内容之前,必须经过集体备课这一环节。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共同研讨教材内容,制定符合课标理念要求的教学方法,然后才能组织上课。集体备课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加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研究意识。2、加强教学教研交流。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引导教师转变角色,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我们以校内示范课、研究课为主,组织教

6、师听课,集中进行点评交流,规定每一个实验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通过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提高。同时,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2节,督促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还加强了与外校的教学交流。从公开课情况看,课堂的教与学已有很大变化:1、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已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二、老师角色的转变已趋形成,由传授知识转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1][2]>>《元善中学课改实验总结》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公文X].gov234.,感谢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