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ID:2468341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1页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2页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3页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观念下的生物教学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变革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人作为生物教育的一名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课堂设计、课堂内容的具体实施、实验课的打造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对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作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教育;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作为一名教师,要从

2、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大胆改革传统教育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结合自己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些许反思,对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生物课的学习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4,培养学生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使其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产生需一定的情境来激发。比如: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安排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并围绕章节的核心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引入课题。课文的表达通俗精炼,图文并茂,形式多样。这些特点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3、创造了良好的情境。教师对课本知识精心组织的过程中,找准学生兴趣的最佳触发点,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将变被动为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其进行适当的赏识教育,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基础上会形成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激发更广泛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太难的知识会使学生产生退却的心理,怎样把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也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活泼,它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例如:对于生物教学中遗传基因―DNA双螺旋结构这部分内容的

4、理解,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对此内容感到十分头疼,认为怎样学也学不会,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打开一张三维立体结构图,然后通过旋转和移动,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清晰的认识遗传基因DNA的奥妙,另外把双螺旋结构中的四种核苷酸标以不同颜色,并配以音乐,遵循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动态――模拟结合,这样就把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在理解上就轻松多了,甚至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如用Flash动画模拟蛋白质的各种空间结构和其合成过程,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多肽、肽键等概念及相互关系。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

5、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能看明白的问题老师不讲,教师适当点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的少讲,不好理解的问题讲透彻。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的学习中,可以开展一节讨论课,教师设计问题,如“细胞死亡和凋亡是一回事吗?”、“细胞死亡和个体死亡的关系”、“4衰老的特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搜索大量有关该部分知识的资料,通过阅读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讨论过程中学生理解有偏差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这种教学方法摆脱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束缚,不仅增强了学生心理上的优越感,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了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重

6、视探索、设计型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其在一次次的探究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在获得成就感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如在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有个知识点,即“不能让层析液浸没滤液细线,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前,教师不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建议学生不妨在实验时使层析液浸没滤液细线,学生通过亲自进行“错误”操作,了解了此操作所造成的后果,从而总结出“为了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不能让层析液浸没滤液细

7、线”。这样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要比教师口头的讲述要深得多,也更有说服力。4  五、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外活动是生物实验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而且不受教材限制,时间充裕,内容较集中,因此,能收到巩固和深化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兴趣的效果。例如,利用嫁接技术让一株菊花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把植物上、下倒置,观察根、茎如何生长;测量植物蒸腾失水;丝瓜和桃树在未开花前用塑料薄膜把花蕾套住,观察结果;人工杂交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