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教案9

《木兰诗》教学教案9

ID:24701342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木兰诗》教学教案9_第1页
《木兰诗》教学教案9_第2页
《木兰诗》教学教案9_第3页
资源描述:

《《木兰诗》教学教案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木兰诗》教学教案9!木兰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3、培养探究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中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导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二、简介背景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

2、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三、配乐朗读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四、复述故事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五、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主要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否围绕着学习目标或在探索活动中提出的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探究点

3、参考备案: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5、我对木兰的看法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六、学生合作探究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

4、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七、交流探究成果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八、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九、布置作业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个教学过程),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

5、七个教学过程)。《木兰诗》教学设计9一文由jiaoanz.教案网搜集整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