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古陶印漫斯泓

简谈古陶印漫斯泓

ID:2472195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简谈古陶印漫斯泓_第1页
简谈古陶印漫斯泓_第2页
简谈古陶印漫斯泓_第3页
简谈古陶印漫斯泓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谈古陶印漫斯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古陶印漫斯泓导读:古陶印漫斯泓是一篇关于陶器和文字的论文标题格式,免费分享供广大学者参考,希望对学生们写作论文提供清晰写作思路。文/斯泓(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陶印作为最早的玺印形态,新石器时代开始萌芽,至三国时期逐渐衰微,曾经呈现出灿烂的光芒,是中国古典文字、篆刻艺术发展长河中宝贵的遗产.本文辑选远古、先秦、两汉的陶印,从形式、印钮、文字等方面漫谈,也是对古代陶印的掠影.关键词:陶印、印钮、形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一,新石器时代,我国有成熟的陶器出现.时,我们也许多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上发现了刻划的

2、文字以及纹饰、徽号等图形.见,文字几乎是与陶器时期产生的,自此,文字与泥土便结下了不解缘.用泥土制成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成为原始陶器和文字论文标题格式文字与图形的载体.当时的陶印与后来专作印信凭证的玺印有不,是用泥土捏揉摔打雕铸刻划而成,是新石器时期制作陶器的常用工具,也称为陶印模.有印面、印台分,有用于把握的钮.这些都是商周玺印的前辈我国玺印的雏形,是玺印滥觞期的代表作.40多年前,著名考古学家林惠祥教授对新石器时代的陶印模使用陶印称谓.作为最早的印纹工具,陶印模的功能一方面为采用压印的方法复制图案或纹饰,成为制陶

3、工艺不或缺的一个部分另一方面,随着古文字与氏族社会的进化与发展,用陶印模复制族徽形制的图形文字,成为陶器制或拥有者的征信符号,成为一部分人或个人拥有私有财产的象征.《礼记·月令》: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本篇简谈古陶印漫斯泓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秀选题郑玄注:勒,刻也,刻工姓名于其器,以查其信,知其不工致.这不仅印证了社会文明发展的足迹,也逐渐界定了玺印的基本功能,即作为昭明信用的一种凭证,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个方面,有经济领域、生活领域、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阶级的分化成为权势的象

4、征,也随着社会文明与文化的发展成为一项独特的艺术门类.龙山文化遗址曾发掘出件灰陶器,状似牛角形,内有孔,周长18厘米,长8厘米,孔径3厘米,孔长6厘米,周围有绳纹.据专家初步鉴定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拍.另外还有河南舞阳贾湖史前聚落遗址出的十字形陶印(模)、河南渑池郑窑第三期文化遗存出的田字边款圆窝纹陶印(模).这些以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陶印模,其表面刻有纹饰的槽沟,使用陶拍陶器成型的外壁拍打,陶器外表清楚地留有陶拍的印痕.这样使裂缝弥合、陶坯质地紧密牢固与结实耐用,时还能留下美丽的纹饰.一、原始陶印与具有文字性质的

5、陶器刻划符号殷商时期是我国玺印的此篇古陶印漫斯泓论文原创lunargin-top:5px;margin-right:10px;text-align:center;float:left;argin-left:10px;border:1pxsolid#ddd;border-bottom:2pxsolid#ddd;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cursor:pointer;">最新陶器远程教育论文写作技巧分享播放次数:2922评论人数:354四、紫砂陶印紫砂陶印的最初记载是唐末宋初.宋

6、代篆刻家陈政是开创用紫砂陶制印的第一位探索者.明清间,由于文人篆刻的不断兴起,不少金石书画家除了石章上进行创作外,亦对别具风韵、朴素大方的紫砂陶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较著名的有顾昕、陈曼生、杨宝镛等.由于种种原,这些名家作当时留有名款的甚少,故十分珍贵.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卜远私印是仅见的顾听名作(图1011).近代书画大师徐悲鸿据说非常喜用紫砂陶印,他的乡契友金石家潘稚亮擅制紫砂印,生为悲鸿治印多达40余方,有不少是紫砂陶印,被印坛传为佳话.为紫砂的质地纯净、细腻、润滑,而且色泽变化多端,以古人有五色土称.然而的基色只

7、有紫、红、米黄三种.紫泥古朴凝重,有紫红、紫黑分红泥又称朱泥,质感似红木高贵典雅:米黄泥是本山绿泥的一种,色彩清新自然.另外还有称绞泥的,是用两种或多种混料调配而成的,的纹理五光十色,千变万化.曾经灿烂的陶印随着瓷土的发现与瓷器的发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三国两晋以后,很难寻觅到陶印的踪迹.但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不会忘记这颗中华文化长河中的璀璨珍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