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法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法论文

ID:2472646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法论文_第1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法论文_第2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法论文_第3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法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法论文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必须设计和使用好语文教学的导入,用好的导语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意境;悬念;导入“导语是教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必须设计和使用好语文教学的导入,用好的导语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意境;悬念;导入“导语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进入新课而讲述的一段简要的、扣动学生心弦、激起学生思维浪花的、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2、的话。”可见,好的导语在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要认真研究、总结、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导入的艺术性,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一、创造意境导入法现实的生活与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可以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教师可以介绍

3、贝多芬的情况: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直至57岁逝世,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在这段时期创作的。虽然站在演奏台上听不到听众的掌声,他仍然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在《命运》交响曲的伴奏中,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激起学生的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二、设置悬念导入法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

4、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三、名

5、人评价导入法学习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我们首先接触的是它的作者。我们不妨可以使用名人的评价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在学习一些名人的文章或诗词中使用。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借助苏轼的评价来导入。苏轼阅读、观摩王维的诗和画作之后,恰到好处地点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就把王维的诗和画作相得益彰的特点精妙地点评出来了。然后让学生找诗句,哪些诗句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学生会找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6、,莲动下渔舟”等诗句。借助名人的评价导入,学生初学时就抓住了该诗最显著的特点。四、故事导入法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紫藤萝瀑布》时,因为其中的背景与文化大革命有关,所以在导入上我们可以设计一段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小故事,就是众所周知的“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故事,并配以大家所熟悉的赵本山、宋丹丹合演的小品中一句“说我是在薅社会主义羊毛”,让学生在切近生活实

7、际的比较中理解了那样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定背景,顺而导入课文的分析学习,使学生对课文中作者的感情理解就变得较为容易了。还比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师可以讲述朱自清的生平故事,如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等,表现他的高尚情操,进而吸引学生对作者的兴趣,进入新的学习。当然,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

8、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善于从导语就开始精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那么学生才会真正感到上语文课就是一种享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