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

ID:24729124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_第1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_第2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_第3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_第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作者:陈百成,高石军,孙然,邵德成,王晓峰【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  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与关节僵硬的关系。[方法]对42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访,其中9例出现了Ⅲ级异位骨化,分别测量并记录该9例患者术后2周、12个月的疼痛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拍摄X线片,测量异位骨的大小。随机抽取9例无异位骨化的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测量疼痛评分及活动度。分别将异位骨化组和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关节置换术后Ⅲ级异位骨化的发病率为

2、21%,X线片显示异位骨>5cm,侵及股四头肌,引起关节疼痛。异位骨化组术后2周疼痛评分平均256分,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平均11°,最大屈曲角度119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骨化组术后12个月疼痛评分平均1556分,低于术后2周(P<001),与对照组术后12个月(25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关节活动度:伸直61°,屈曲917°与术后2周和对照组术后12个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Ⅲ级异位骨化可以导致

3、关节疼痛和活动度受限,是术后关节僵硬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置换术后临床效果。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异位骨化;僵硬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ationbetotion,painscoresandXrayonths.Randomsampleof9knees,theneechanismandleadtopaininknee.TonthsafterTKA,thepainscoreofHOgrouponths(P<0.01).Thedegreeofexten

4、dpaireditofrangeofmotion.Itisoneofthereasonsleadtokneestiff.  Key属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Ⅲ级异位骨化(Ⅰ级<2cm,2cm≤Ⅱ级<5cm,Ⅲ级≥5cm)。  回顾该9例患者术后2周、术后12个月疼痛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疼痛评估采用KSS评分系统中的疼痛评分(满分30分),关节活动度测量最大屈曲度和最大伸直角度。将2次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随机抽取9例接受全膝置换术后未出现异位骨化患者,将术后2周、12个月的疼痛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结果与

5、异位骨化组结果分别进行t检验。  2结果  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20例患者进行随访,共有9例患者发生了Ⅲ级异位骨化,发病率为21%。异位骨化出现的时间为术后3~6个月之间,术后6个月无明显增大。位于股骨远端前方,异位骨基底部宽度>5cm,固定于股骨皮质,呈现峰状、球型或不规则状,并侵及股四头肌或向股骨远端延伸(图1)。  图1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2个月出现严重异位骨化(略)  该9例患者术后2周膝关节疼痛评分平均256分,关节活动度平均伸直11°,屈曲1

6、191°。有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关节积血,进行抽液处理。术后2周开始负重行走,行走时有轻微疼痛,关节活动度分别为0°~100°、5°~105°。术后12个月疼痛评分1556分,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7,P<001)。患者主诉膝关节屈曲时疼痛,骑自行车、上下楼及下蹲时疼痛加重。关节活动度伸61°,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2,P<001);屈曲平均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8,P<001)。患者主诉关节僵硬、屈曲受限,伸直时有弹响或绞锁症

7、状。1例患者曾于术后采用按摩治疗,物理检查髌上软组织肿胀,触之较硬,有压痛,活动度10°~75°。  无异位骨化组术后2周疼痛评分261分,与异位骨化组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P>005)。关节活动度:伸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3,P>005);屈曲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2,P>005)。术后12个月疼痛评分25分,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P>005),但高于异位骨化组12个月评分(t=4858,P<0

8、01)。关节活动度:伸22°,与异位骨化组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6,P<005);屈曲113°低于术后2周(t=2475,P<005),高于异位骨化组术后12个月(t=5850,P<005)(表1)。  表1异位骨化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伸直、屈曲角度比较(略)  3讨论  异位骨化(heterotopicossification,HO)是指在机体骨骼系统以外形成新生骨的现象。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全膝关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