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ID:24769738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四川省渠县渠江镇第三小学张朝霞摘要:应用题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文字和数量关系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它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题教学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关键词:良好的师生关系兴趣精心分析宄竟如何才能使小学应用题教学得到顺利开展呢?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规律和应用题的结构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应用题变的形象具体、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曾做过如下尝试: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可想而知,如果学

2、生经常遭受老师的责备、批评或看到教师冷酷无情的表情,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对该教师产生厌恶、对抗的不良心理,此时学生就会对该教师所从事的学科毫无兴趣。相反,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教师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亲切、关心、热情,并且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学生就会对这位老师产生敬重之情,进而喜欢该教师所上的课。笔者曾作过一次调查,调查中有一项是:你对原来的数学老师有什么看法?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成绩优秀的学牛.都对原来的教师充满尊敬和爱戴之情,然而成绩较差的学牛.则对原来的教师有厌恶、抱怨心理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引导

3、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二、熟练掌握题内信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学牛.是否能够熟练掌握题中的信息以及能否充分理解题意。学生要想更好地理解应用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只有认真读题学生才你熟练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达到充分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的目的。其次,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得知学习应用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游戏化。第三,教师要善于画线段图演示,使抽象的应用题,形象化、具体化。例如:有AB两袋面粉,A袋面粉重50千克,如果从A袋

4、面粉中倒出5千克到B袋,则两袋面粉一样重,求B袋面粉原来冇多少千克?很多学生都是这样解答的:50-5=45(千克),他们认为从A袋面粉中倒出5千克到B袋,就是A袋比B袋多5千克。我就在黑板上画出了线段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50-5×2=40(千克)。通过该题的教学,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这一道题,更大程度上是学会了解决这一类题的方法。可见,线段图是我们解决应用题的得力助手。三、精心分析数量关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A)内容不断加深,所面临的应用题也tl益复杂起来。无论简单还是复杂,每个应用题都是由事物的情节和数量关

5、系两部分组成的。所冇类型的题0都由已知条件和问题构成。学生解答应用题是在充分理解题意和熟练掌握数量关系的前提下,确定相砬的解决方法的过程。因此,学生要想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就必须牢固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吋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效×吋间=工作总量,三角形的面积=底&1^17^;高÷2,梯行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等等。四、精心设计练习1.一题多解,发散思维。例如:某筑路队计划用24天修完一条长480千米的公路,实际前8天就修了全长的30%。照这样计算,

6、这个筑路队能否按吋修完这条公路呢?这是一道具有开放性的题目,教学此类应用题吋教师必须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拓宽思维的效果。方法如下:⑴比较工作总量480×30%÷8×24=432(千米)480>432(2)比较4天的工作量480÷24×8=160(千米)480×30%=144(千米)160>144(3)比较工作吋间①480÷(480×30%÷8)≈27(天)27>2

7、4②480×30%÷(480÷24)=7.2(天)8>7.2(3)比较工作效率①480÷24=20(千米)480×30%÷8=18(千米)20>18②30%÷8=3.75%(1—30%)÷(24—8)=4.375%>3.75%又如:张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30个。由于任务紧迫,需10天完成,这就需要比原计划每天多加工20°%。问原计划多少天完成?思路一:先求出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再求出零件的个数,

8、最后就可求出原计划多少天完成。思路二:把原计划的工作效率看做单位“1”,实际每天的工作量是计划的120%,由此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再乘实际需要的天数,就求出了这批零件的总个数,最后除以与计划的工作效率,就得出了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