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

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

ID:2479059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_第1页
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_第2页
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_第3页
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_第4页
资源描述:

《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德育是否可教谈学校德育困境 德育在学校中地位至关重要,它关系着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下,德育教学陷入了困境,我们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学生不是不知道该如何做,而是知道了该如何做而不去做。  一般来说,学校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活动,其基本矛盾就是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论文联盟.L.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德育内容的确立主要依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历史传统要求,德育的目的和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

2、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和继续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是从20世纪初杜威倡导的进步主义道德理论是对赫尔巴特传统理论进行严重的批判,杜威倡导的是合理的德育是以培养学生本性为基本原则,这与赫尔巴特倡导的培养循规蹈矩的人显然格格不入。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是解决学生如何接受和内化,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就是组织学生在道德两难问题上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并对道德的行为产生影响。他也反对传统道德教育中机械灌输方式,要求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之后的新思潮和人们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使原有的灌输

3、式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  德育过程一般分为知、情、意、行四个阶段,现在我们学校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在知和情上,即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并不融洽和谐。  一般将德育过程看作是教育者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传统上的德育一般都以课堂为中心向学生教授一定的价值理念,从而使学生达到预期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德育应该是学生自愿自觉地发生的一种心理变化,不应该有一点点的强制,只有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使德育的影响持久,并且从内化的心理过程转化到外在的实际行动。这才是我们教育者所真切希望的也是学校德育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上操作上

4、并没有那么简单,有很多的因素我们不得不考虑进去。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扑面而来,我们不得不去考虑外在的变化对我们课堂内容和方式的影响。社会的多元已经深入人心,并不能以一种固有的观点去强加在学生脑海里。很显然,司马光砸缸英勇救人的精神并不是每个人所认同的。认知态度的多元性带来德育答案的多元性,我们的德育显然是开放的,同时也是复杂的。  德育本身浓厚的情感态度特征这一特殊性,使得仅靠书本或者课堂上的认知教学不能胜任。  但是我们的学校还在开德育课,难道德育真的不可教?  显然这种疑问又有失片面,多元的社会,一方面人们的价值取

5、向多样,另一方面,在价值取向多样的前提下必然有一个公共价值体系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在多元之中必有一元重合,这一理论就给我们在课堂德育提供一个平台。  学校德育主要是在两方面,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道德认知显然可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如何多元,但在社会中必然会有一个基本的价值体系,来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遵守。如勤劳、勇敢、坚强。每个时代这些美德和精神是公认的。  2、学生从学校出去,在回家的路上或是和家长一同出去,可以说就接触了社会,对未成年的儿童来说,社会上的很多东西在学生眼里并不是一

6、切都和常理,从而很可能产生心理上的冲突,这需要老师在学校里积极引导。  道德认知可教性相对容易些,但是德育的重心和难点却在道德情感上,道德情感是人的情感,主体差异性,必然导致结果的多样。  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发展不是同时和同论文联盟.L].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石鸥.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