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是否可教.doc

美德是否可教.doc

ID:50736592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美德是否可教.doc_第1页
美德是否可教.doc_第2页
美德是否可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美德是否可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德可教面对社会上种种道德缺失的行为与现象,美德是现代社会人们所热议的话题。更有人提出中国要发展,要强大就必须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就必须面对“美德是否可教?”这个问题。那个如果美德不可教,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发扬我们的传统美德呢?要回答美德是否可教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美德到底为何物,美德是之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它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内涵,古希腊把智慧、勇敢、正义与节制作为只要美德;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

2、美德。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肯定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社群主义的代表麦金太尔这样理解美德:“一是它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给美德的定义为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勇气,自信,乐于助人等,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道德感是人的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的潜意识里,美德是一种大众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为,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德,智,体,美的发展上。”综合这些观点,美德是一个内

3、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美德是否是知识?如果美德是知识,既然知识可教,那么美德也是必然可教的。在苏格拉底与美诺的对话中,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某类美德与根本意义上的美德是不一样的,我们并不可以将两者等同。我们很难给美德下一个很准确的定义,也很难去说明美德是否可教,该如何教。不错,具体的美德,如正义,善良等这些都只是美德的外延,只是美德的一部分。但当我们把美德约定为具体意义的美德时,社会上对于这些具体意义的美德有一定的行为标准,这时候它就作为普遍的知识存在于社会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接受教育的方式来习得这些美德,例如对

4、于正义我们又规定的行为标准,那么我们可以用这些标准来对学生,孩子进行教育,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它都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既然这些具体意义的美德全部都可教,而美德是由它们所构成的,那么为什么美德不可教呢?对于美德是否可教,我们还需要对“教”做一个诠释,这里的“教”并不等于单一的教学,而是多种教育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是言传,可以是身教,可以是直接给你答案的灌输类的教育,也可以是循循诱导。在苏格拉底的《美诺篇》中认为因为灵魂不朽,见过现实和下界任何东西,所以灵魂能回忆到美德以及其他一切,所以我们绝不要听从智者的诡辩。在

5、这里,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以及一切都存在于我们的灵魂中,我们只要回忆就能学到知识、美德。苏格拉底还展示了他如何帮助小厮学到关于正方形面积的问题,在这里,他所用的方法,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虽然与我们所说的一般的教学方法不一样,但他引导他人思考,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教育方法。如果没有了苏格拉底的引导,小厮不知道正方形面积的关系,那么我们怎么可以说小厮原本就已经知道这些知识而去抹杀引导者的功劳呢?从苏格拉底的观点看来,美德可教就一定存在美德老师,他通过举了一些道德高尚的人却不能让他们的儿子变成道德高尚

6、的人来否定道德老师的存在。然而,我并不能完全认同他的观点,如果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能把自己的儿子调教成拥有美德的人,就说美德不可教,那么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不能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有学识得人,这又如何解释,难道我们说知识不可教吗?这无疑是荒谬不可接受的,因为我们已经肯定了知识的可教性,所以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美德老师的存在,更不能用此来说明美德是不可教的。知识可教,但对于知识的学习,除了“老师”的因素,也有很多自身内在的因素影响到知识的吸收。美德作为知识的一种特殊的情况,亦是如此。所以,即使美德可教,也并不是说每个

7、人都可以成为拥有美德的人。另一方面,美德可教并不一定要存在以传授美德为职业的美德教师,正如我们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的知识不一定从我们的老师身上学来的,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可以传授某方面的知识给我们,所以,对于美德也一样,我们身边那些可以引导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培养道德的人都是我们的“美德教师”。最后,苏格拉底否定了美德是与生俱来的,也否定了它是后天习得的,在否定了这两者的前提下,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美德是神授的,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是非常荒诞的,但是作为苏格拉底如此博学的哲学家真会觉

8、得美德是神授的吗?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在美诺篇这篇文章里,我们不难发现苏格拉底对于智者派的不满与厌恶,他认为这些智者派的人并没有收徒的资质,而自命为美德教师,认为自己可以教会他人一切的东西,而以此来收取学费。苏格拉底之所以认为美德是不可教的,是基于反对智者学派以传授美德而收取学费的做法,如果美德不可教,那么这些美德教师就无以为本,从而达到打击他们的目的。基于这种种观点,我认为美德是可教的。而正因为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