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ID:24800886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大量剩余资本引发泡沫,宏观政策失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土地神话”,投机之风席卷列岛,政治体制不健全;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对我国的启示有: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实施泡沫经济风险教育,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启示    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形成及破灭,教训深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诸多启示。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    (一)

2、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从1956年至1975年,日本经济举世瞩目,GDP年平均增速9.5%,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即从高速增长时期的“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了“出口主导型经济”。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日本外贸顺差不断扩大,且绝大部分来自于美国。为解决美国外贸巨额赤字问题,在1985年9月“广场协议”之后,美、日、英、法、德等五国政府便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造成美元大幅贬值。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达50%,也就意味着日元对

3、美元升值了1倍。出于对“日元升值萧条”的恐惧,再加上对其它国际因素考虑,日本政府实施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及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大量资本过剩。过剩资本集中流向了投机性较强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造成股价、地价及房价暴涨。  房地产、股票价格节节攀升,资产效应使得日本经济表象极度繁荣,日经255股指由1985年12月的12977点上涨到1989年12月的38130点,上升1.93倍。1986~1990年,全国商业用地平均累计涨幅达67.4%,其中,东京、神户及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平均地价累计涨幅近1.

4、2倍。股票、土地等资产价格的异常上升,明显脱离了实体并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过热的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潜在危机。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由于土地价格太高,个人住宅用地、企业商业用地均无法得到满足。为降低土地价格,日本政府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从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调整到6%。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当年股票市值下降了38%。1992年8月,日经225指数已经跌去泡沫高峰值的63%;到2003

5、年,已跌破8000点,创20年来新低。紧随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急剧下跌,跌幅超过46%。从1990年秋节开始,日本房价开始直线下降。到1994年,东京、大阪等的房价跌幅已经超过了50%。由此,房地产泡沫破灭了。  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至2001年,由于股市和地价等资产价格的缩水,日本经济累计资产损失就达1330万亿日元,并且,造成了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1)泡沫经济崩溃给居民带来实际资产损失和心理影响,减少了居民消费支出,影响了经济景气的恢复。(2)企业资产大幅缩水,债务恶性膨胀。同时,由

6、于股市、债市呈熊态,企业资金来源受限;投资乏力致使经济长期低迷。(3)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得金融机构产生了巨额不良债权,到1998年,约有88万亿日元,并且造成了山一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住宅金融专业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金融危机的发展,又进一步制约经济景气恢复。    二、日本经济泡沫原因剖析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量剩余资本引发泡沫经济。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GDP总量接近美国的60%,人均GDP超过了3万美元。由于居民储蓄率仍居高不

7、下,随着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实体经济方面资金不足的现象有较大改变。在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美元贬值和日本经常收支顺差继续扩大,强化了日元升值预期,促使一部分资本从美国流回日本,加剧了资本过剩。大量过剩资本集中流向股票、房地产市场,引起股价、地价及房价暴涨。  (二)宏观政策的失误,放大了泡沫经济的效应。1985年是泡沫经济起点年。这一年的日本,面临着三个重大的战略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由“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集中

8、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使日本经济宏观政策失去回旋的余地,进而使决策困难,以至于出现严重的失误。第一,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与压力下,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导致了美元对日元汇率的持续下跌。为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冲击,以及经济停滞不前的预期,日本银行从1986年1月起,连续五次降息,贴现率由5%降到2.5%,并错误地将此利率水平保持了27个月之久,使货币供应量持续扩大。第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