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

ID:24826092

大小:307.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1-16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_第1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_第2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_第3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_第4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三、IFI定义四、重症患者IFI的诊断五、重症患者IFI的预防六、重症患者IFI的治疗七、常见抗真菌药物特点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一)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二)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三)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四)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一)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CU患者IF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1],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2]。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

2、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在美国,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3]。研究显示,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40%,而艾滋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尽管抗真菌的非药物治疗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不断有新的抗真菌药物问世,但IFI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3]。[1].MartinGS.NEnglJMed.2003;348:1546-54.[2].EdmondMB.ClinInfectDis.1999;29:239-244.[3].RentzAM.ClinInfectDis.1998;27:

3、781-8.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二)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ICU患者IFI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但近年来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占所有IFI的5.9%~12%[4]。曲霉多存在于潮湿阴暗且缺乏通风的环境中,其孢子飘浮于空气中而易于被病人吸入。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焦曲霉和土曲霉较少见。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接合菌中的根霉属和毛霉属的感染率也有所增加[5]。[4].

4、SlavinMA.JAntimicrobChemother.2002;49S1:3-9.[5].KauffmanCA..ProcAmThoracSoc.2006;3(1):35-40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三)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ICU患者IFI的病死率很高,仅次于血液病和肿瘤患者[6]。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3,7],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75%[2],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高达58%~90%,明显高于念珠菌感染[6-8],是血液系统肿瘤和骨髓移植

5、受者等免疫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6].TortoranoAM.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04Apr;23(4):317-22.[7].MeerssemanW.AmJRespirCritCareMed.2004;170:621–625.[8].DenningDW.AmJRespirCritCareMed.2004;170:580-581.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四)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在ICU中,IFI除了可发生于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更多的则是发生在之前没有免疫抑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这与

6、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因素导致的免疫麻痹/免疫功能紊乱有关[6,9-15]。ICU患者往往带有多种插管,且消化道难以正常利用,较其他患者具有更多的生理屏障损害,因此使得正常定植于体表和体腔的条件致病真菌,以及环境中的真菌易于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和血液。[9].CritCare2005;9:R191-199.[10].Chest1985;87:691-693.[11].RevInfectDis1986;8:357-363.[12].IntensiveCareMed.2003;29:1981-1988.[13].CriticalCare.2006;10(1):R31[14].

7、MedMycol.2006Sep;44Suppl:71-6.[15].IntensiveCareMed.2003,29:2068-2071.[6].TortoranoAM.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04Apr;23(4):317-22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①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②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③应用广谱抗生素;④常合并糖尿病、COPD、肿瘤等基础疾病;⑤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⑥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⑦肿瘤化疗/放疗、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