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

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

ID:24839978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_第1页
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_第2页
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_第3页
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_第4页
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索和构建新的中职学校德育建设  摘要:深化德育改革、切实提高德育实施的实效性,是我国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过去的德育教育注重课堂讲授,实施手段单一,从而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本文从中职学校角度出发,理性地分析与思考学生的特点及德育工作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转变德育教育观念,探究新的德育工作实施的手段与方式,寻求积极对策,创新课堂模式,拓宽实施途径,切实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观念;大德育;德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近年来,人们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得越来越清晰,素质教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

2、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修养、劳动技能及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面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主要面临下列问题:6  1、教育观念的落后导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较差。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过分强调课堂作用,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广大的中职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对待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而我们的教育工作,没能真正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也没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大多以书本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的

3、节奏,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实际的回答;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不能用所学的德育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产生怀疑,同时会感到德育课的无用。  2、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实际的新世纪教育不相符合。课堂主要以讲授的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具有主动教育功能,都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但实际工作中德育的实施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有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情感及

4、需求。表现在德育教育中,常以批评、训斥、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  3、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过于理想化。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要求过高。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未能真正的理解它,达不到学生内心的共鸣,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德育目标的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广泛而不实用,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及现实中的真正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中职学校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参差不齐,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符合

5、实际的。  4、中职生具有自身年龄阶段的特征:如喜欢独立,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不喜欢机械式的说教,而渴望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他们喜欢接受潮流的东西,接受美的熏陶,不愿意接受抽象的理论教育;他们喜欢民主和探讨式的教育方式……等等。6  针对以上问题,在工作实际中提出如下对策:  (一)转变德育教育观念  1、鼓励学生创新意识,打破常规思维,改变常规的适应性为创造性发展形式。把传统的教会学生如何适应工作和社会转变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有新颖的构思,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构思和设想,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

6、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道德格水平不断地提高。  2、德育实施过程中应该把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明确,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是引导的作用,学生是真正的实践者,是在实践中最具真实反映情况的表达者。学生作为德育实施的主体,应由传统的讲授中的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实践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发自内心地感化自己的行为,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德育教育过程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即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使学生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在德育教育

7、中,应全面、合理地安排,既不能局限于学生道德知识的灌输,也不能培养只说不做的学生,而是要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实践,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有理想的人。  (二)创新课堂模式6  1、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钻研教材,扩大知识面,善于挖掘教材知识中的兴趣点。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切入点,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并且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现行的教材经过了多次的改革与修改,虽然

8、最后实行的国家规划教材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但是在内容上还需要教师根椐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筛选和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与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整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