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

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

ID:24894989

大小:9.55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1-16

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_第1页
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_第2页
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_第3页
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_第4页
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QC小组介绍及案例分析品管部潘井勇2013-11-27兴达质量培训教材QC小组简介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什么是QC小组?群众性自主性科学性民主性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员工自愿参加为基础,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成员不仅包括领导、管理/技术人员,而且要吸引一线员工参加组长可以民主推选,在小组内部讨论和解决问题性,小组成员是平等的,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坚持

2、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QC小组的特点QC小组的作用51提高人的素质,发掘人的潜能。2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4增强人与人的团结和协作精神。5改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水平。6提高小组的科学思维、组织协调、7提高小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QC小组的组建组建QC小组的程序1自下而上的组建小组选择活动题目,登记小组,申请注册。2自上而下的组建主管部门规划方案,要求下面建立小组,各部门建立后登记注册。3上下结合的组建上级推荐课题,上下协商建组,两者互相结合。

3、QC小组组长1组长职责:A抓好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B制定活动计划,按PDCA的程序组织小组活动。C做好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2对组长的要求:是推行TQC的热心人;业务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QC小组成员积极参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工作。较强的改进意识,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提出合理化建议。QC小组的成员不受职务的限制,愿意参加活动的人员,只要小组接受均可参加。小组成员应:QC小组的注册登记1、QC小组的人数每个小组3—10人为宜,组长由组员选举或者自荐并

4、得到组员认可。2、QC小组的登记每年一次。按小组课题登记,每个题目都登记,主管部门负责登记、编号和保管3、QC小组活动前进行登记,小组可以任意命名4、半年停止活动的小组应予以注销小组名称日月星辰QC小组成立时间2013.1.2课题名称降低直拉钢丝亮丝不良率课题类型现场型注册时间2013.1.10小组注册号QC2013-1活动时间2013.1~2013.7活动次数1次序号姓名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工龄QC培训课时组内分工举例:QC小组活动及案例分析1、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2、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3

5、、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4、建立健全QC小组的规章制度;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QC小组活动的基本要求遵循PDCA循环用数据说话应用统计方法活动要求PDCAP阶段--计划阶段D阶段--实施阶段C阶段--检查阶段A阶段--处理阶段选择课题设定目标调查现状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订对策按对策实施目标未达到目标已实现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和打算检查效果PDCA用数据说话这个月3720HE的合格率是今年最高的。固特异02295HT的破断力偏低,整体偏下限。这个月3422HE解捻断丝次数比较多,一共断了4次。5月份电镀钢丝的不良率有5

6、%,其中钢丝刮伤占了总不良数的20%是不是该这样描述?统计技术-简易图表趋势图饼图柱状图雷达图统计技术-QC传统质量工具检查表直方图因果图散布图统计技术-QC传统质量工具控制图排列图QC小组的活动程序小组活动程序P阶段--计划阶段D阶段--实施阶段C阶段--检查阶段A阶段--处理阶段选择课题设定目标调查现状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订对策按对策实施目标未达到目标已实现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和打算检查效果一、选择课题1、来源:①指令性课题②小组自己选择③针对公司方针目标、现场存在的问题、顾客投诉等)2、选题时注意的问题:--课题宜小

7、不宜大;--名称应一目了然,不要抽象;--选题的理由要直截了当,讲清目的和必要性,不长篇大论的陈述背景;QC小组题目的正确表达XXXXXX----XXXXX---XXXXXX如何对待对象具体问题1、降低直拉钢丝亮丝不良率2、降低盐酸消耗量3、提高湿拉单丝拉拔速度4、提高3422HE破断伸长率排列图矩阵图趋势图饼图选择课题常用的方法举例:选择课题问题点评价矩阵表小组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罗列,并综合评价。经小组综合评价,直拉钢丝亮丝不良率的点数最高。钢丝断口分析亮丝表现在刮痕亮丝问题主要为钢丝表面的轻微刮伤,在后道

8、工序拉拔和捻制过程中容易产生断丝,这种缺陷在前期不合格品判定时我们并未作严格要求。自12月份,技术人员采用扫描电镜对钢丝进行断口分析,追溯发现有73%的断口是因为该缺陷引起的。举例:选择课题缺陷名称缺陷数量缺陷比例累计比例亮丝21367.6%67.6%竹节5417.1%84.7%排线227.0%91.7%丝径185.7%97.4%其他8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