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正能量激励学生

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正能量激励学生

ID:24910521

大小:57.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正能量激励学生_第1页
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正能量激励学生_第2页
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正能量激励学生_第3页
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正能量激励学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正能量激励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学生学习动机,以正能量激励学生丁明杰辽宁省朝阳县瓦房子镇中心小学122622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需要老师以正能量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永远保持鲜活、强势、持久的发展趋向。一、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现在的学生,其学习动机主要括以下几种成分:1.求知。求知动机是学生为了习得知识并指向于学习活动木身的一种学习动力。学生在这种动机驱动下的学习,是为了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或成功体验,或者满足自己的探求欲望。它主要由学习过程木身所提供并受其制约,较少受学习活动以外的刺激所影响,只有较强的稳定性。2.趋誉。趋誉动机是学生为赢得外界赞赏、获得一定的荣普或身份、

2、指向于外来报偿的一种学习动力。学生在这种动机驱动下的学习,是为了换取老师、家长、同学等与学生存在一定利益关系的人(或人群)的赞赏、认可、重用、偏爱等。它很大程度上受他人对学生个体的态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是一种外部动机。3.升学。升学动机是学生为升入某一级别的学校或年级,以了却自身或外界的期望而学习的一种动力。在这种动力驱动下学习,目标清晰地指向于升级或升学,动力作用随着目标的达成而减弱甚至消失,只有阶段性的稳定性,且强度较大。二、正确培养、引导、运用三种动机学生的求知动机是我们必须刻意培养并力求使之强大的动机成分。当今不少有识之士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木身发生

3、兴趣,而不是让他们为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这是因为学生的求知动机是一种稳定性大、强度高、层次高的内部动机。如前所述,学生的求知动机产生于学习活动木身,不易受外部刺激的干扰,是一种自发产生的、伴随整个学习过程的驱动力。只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趣、学有所用,学生对学习就会矢志不渝、孜孜以求。升学动机也是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并充分利用的有效动机成分。升学动机力量强,稳定性也较大,是激励学生学的重要力量。从个体的成长发展规律来看,一定的奋斗0标是支撑他勤奋努力的精神支柱。对学生而言,明确、具体而又可行的升学目标也是学生克服惰性、战胜困难、自觉排除外来干扰的强人精神动力。但是,激发学生的升学

4、动机往往也会带来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往往容易助长学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价值的功利主义倾向;也有可能诱发学生采用非正当的竞争手段,产生不健康的竞争心理;还冇可能滋长学生学习的短期行为,为学生错误的学习导向。趋誉动机是我们教学活动中应妥善利用并正确引导的动机成分。对于绝大多数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或刚刚孕育阶段的青少年而言,趋誉动机是动机系统中的主要成分,这是合乎常情的。但是,由趋誉动机支配下的学习行为大凡只停留于热情、冲动的水准上,其波动性和他约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三、以正能量激励学生的求知动机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学生的求知动机是一种最具发展意义、最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

5、动机成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运用正能量激励培养:1.要力求让学生感到学4内容有意思。所谓学习内容有意思,通俗地讲,就是学>J内容要生动,富有哲理性、启迪性,要冇审美价值。为了让学生感到学内容冇意思,既要将书本知识讲深讲透,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要紧扣中心,又要旁征博引;既要尊重科学性,又要富有美感;既要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高于学生的基础。2.要力求使学活动富冇趣味性。教材处理、课堂组织、教学方式诸方面的艺术性,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前提;创设浓烈的教学感染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满足与熏陶、意志得到充分的锻炼、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是增强学>]趣味性的

6、重要条件;师生配合和谐、默契,强烈的师生间的心理共鸣,是增强学4趣味性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力求教学达到“活”、“趣”、“实”的境界。1.要使学生体验到学的知识冇用。只有让学生吋刻感到知与不知、知之较多与知之不多的巨大反差,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校教育情境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系统的整体性、知识间的内在连贯性,而II要突出所学知识、经验在解决问题中的多种作用,强调没有充分的知识经验储备就无法顺利解决问题。还要重视书本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低会直接影响其生活的品位等。2.要体现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学生的求知动机属于典型的内部动机。社会心理学研

7、究表明:一切控制的因素(如最后期限、监督等措施)都会减弱内部动机,当人们自我控制、自我决定的力量增强时,内部动机也会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学>J0标等,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予以引导,而不应强求-律、统一模式,要体现差异性,保证学生的自主权。3.要淡化奖励意图。当人们清楚地知道所从事的活动会得到奖励、带奋较明显的竞争色彩时,就会产生动机转移,使原有的内部动机减弱。因此,在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吋,要慎用外部激励手段。4.要注意学4要求的适应性。只有学生从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