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察

关于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察

ID:24917855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关于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察_第1页
关于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察_第2页
关于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观内蒙古专修学院附属医院【摘要】目的:分析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在治疗面色烧伤后色素沉着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3月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32例,均进行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忍受治疗屮的痛感,顺利完成治疗,在治疗后有11例患者治愈,19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仅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屮均未出现瘢痕、色脱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色烧伤后色素沉着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患者症状改善好,安全性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关键

2、词】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面色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分析面部烧伤(尤其是深、浅II度烧伤)在恢复后容易在皮肤表现留不深浅不一的表皮瘢痕,色素沉着明显,影响了患者的容貌[1]。当前临床上治疗色素沉着主要采用非手术方法,比如激光治疗等,本文分析了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在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效果,如丁.•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在2014年10月~2015年3月诊断的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32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均为火灾等事故造成面部烧伤,在治疗后烧伤部位出现色素沉着现象,烧伤部位色素沉着明显,相比正常组织颜色加深,变为褐色或是深褐色。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治疗,依从性好

3、,在治疗前已详细说明治疗屮的相关情况(比如痛感等),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24〜46岁之间,平均(34.5±1.7)岁,患者的年龄、性别、色素沉着部位等资料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选择热塑射频治疗仪进行本次研究的治疗,患者在手术前照相留片,清洁面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h进行表面麻醉,选择滑动式滚轮,从不冋的方向滚动色素位置,让等离子体射频均匀的作用在皮肤上,滚动3〜4次,治疗后在患处涂抹红霉素眼膏,减少感染[2】。叮嘱患者不要抓碰患处,让痂皮自动脱落(一般为7~10天),在痂皮脱落之前严禁遇水、暴晒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治

4、疗3〜5次,每次治疗间隔的吋间为4周。1.3治疗效果评价在治疗结束2周后进行面部照相(照相外界环境与治疗前相同),根据患者治疗后患处色素的退减程度(与治疗前和自身肤色相比)来分析本次治疗的效果。痊愈:内眼观测患者患处的色素沉着情况完全消退,与自身肤色-致;冇效:患处色素沉着的面积消退面积>50%,颜色明显变浅;无效:患处色素沉着面积消退面积<50%,与治疗前相比颜色稍有变浅。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面部色素沉着的治疗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且对恢复数据进行百分比的计算,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2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

5、未出现治疗中断,3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仅有2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在本次治疗中未出现感染、色脱、严重瘢痕等不良反应,数据见表一。3讨论等离子体的主要物质形态是自由电子和带电离子,0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医疗中,比如病菌火活、皮肤病治疗、血液凝固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是基于射频原理的微剥技术,通过在皮肤表面多点微射频,将氮气激发成微等离子体,在皮肤表现形成微穿透热损伤通道,皮肤表面水分子高速旋转到达真皮层,激活纤维细胞,促进原奋胶原蛋白的降解,新胶原蛋白的分泌与合成。脱落的皮肤组织形成表面生物敷料,保护伤UI,避免感染,周围正常的组织可以促进患处的尽快

6、愈合[3】。从本次治疗的效果上看,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能够改善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后,11例患者完全治愈,19例治疗后患处与正常皮肤颜色相近,仅有2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但与治疗前相比色素也冇所减退。患者在治疗后患处与正常皮肤色差减少,未出现其他损伤,并ii在治疗后均未出现脱色、感染等不良反应,说明治疗好,安全可靠。微等离子体可以促进组织重塑,让再生的皮肤组织更加光滑,患者对治疗不存在依赖,能够忍受治疗中的痛感,对治疗效果满意,推广治疗可行。结果: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具有损伤少、不依赖色基、促进胶原蛋白再生等优势,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在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发挥了非常

7、好的效果,可以在治疗中应用。参考文献:[1】金春玉,朱莲花.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5,23(01):37-40+6.[2]王靓谦,赖琳英4火祎槪颜彤形,马奎,白馨月,梁黎明篇敏亮.不功率微等离子射频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评价[」].中国医药导报,2016,11(07):8-11+181.[3】魏宁,富秋涛,赵小忠,张婉霞,刘延軋曲丽娜,张晓清.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成熟瘢痕50例临床观察[』].激光生物学报,2015,15(05):475-4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