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ID:24930979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_第1页
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_第2页
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_第3页
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董曦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摘要】目的:分析当前环丙沙星对常见病原菌抗菌活性,为合理应用环内氟哌酸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从医院住院感染患者中采集标木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鉴定后,进行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环丙氟哌酸体外抗大肠埃希菌活性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再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环丙氟哌酸对四种常见病原菌抗菌活性并不理想,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遍耐药。【关键词】环丙氟哌酸;盐酸环丙沙星;体外抗菌活性【中图分类

2、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388-02环丙氟哌酸乂称盐酸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杀菌抑菌效果好,对所有的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较依诺沙星等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强2〜4倍,主要应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等处敏感菌感染治疗,对耐甲氧丙林金葡菌(MRSA)等多重耐药菌感染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还被广泛应用于畜牧兽医领域[1]。但近年来,环丙沙星在重症感染等疾病治疗中表现难以让人满意,在重症肺炎等疾病治疗中已基木被弃用,考虑到这些疾病在发病之处尚无明显症状表现,可能会采用环丙沙星经验性治疗,分析当前环丙沙星对常见病原菌

3、抗菌活性只有重要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方法菌株主要来源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从临床分离出来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均在100株以上。标本采集自血液、呼吸道、尿液、伤口等处。培养基础为MH肉汤。试药:CPFX,含量99.3%。1.2方法菌株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部分采用K-B法鉴定,抗菌活性标准参照CLSI标准。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病原菌引用液浓度105CFU/ml。抗生素最低杀菌浓度(MAC)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将抗生素溶液与均应用液稀释混合,在37°C

4、条件下孵育,接种在琼脂平皿中,经孵育,进行细菌鉴定,观察有无细菌生长,测定MAC。菌悬液采用培养菌1〜2个菌落,2ml肉汤增菌,16-20h,菌浓度大奥0.5Mac浊度即刻,按要求稀释,并将稀释好的菌液依次加入微量板中以供测定。1.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MICr4〜16,MICg为4.27,铜绿假单胞菌则为4〜16、7.33,大肠埃希菌则为0.125〜2、0.31,肺炎克雷伯菌则为0.25〜4、0.80。丙氟哌酸体外抗大肠埃希菌活性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再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讨论环丙氟哌酸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主要通过抑制DNA冋旋酶,阻断病原菌分裂

5、,阻止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转录及其他功能,破坏DNA,进而杀菌、抑菌。环丙氟哌酸可转移性的作用于DNA冋旋酶A亚基,其抗菌活性取决于维生素外膜对药物滲透的抵抗作用与细菌DNA冋旋酶亲和力,因几乎所有的细菌都有DNA冋旋酶,故环丙氟哌酸抗菌谱很广,临床应用亦证实其应用安全可靠,尽管近年来使用量明显下降,但在基层仍应以较广,淋球菌是环丙氟哌酸最常见的耐药菌,可能与其gyrA基因点突变有关。从此次研究来看,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并不显著,与环丙氟哌酸临床应用治疗感染的效果不相一致,当然也可能与此次分离的菌株多己经不同程度耐环丙氟哌酸有关。研宄显示,环丙氟哌酸对大肠埃希菌MIC最

6、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怕菌对环丙氟哌酸趋于敏感(MIC<1.0μg/ml),环丙氟哌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已不敏感,而临床应用中,环丙氟哌酸可用于此两种病原菌感染,i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与体内外抗菌活性差异有关。S前,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药物己得到广泛推广,ii价值被广大患者接受,但仍远高于环丙氟哌酸,环丙氟哌酸在基层医院、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具冇一定的应用价值。同吋,环丙氟哌酸在农业牲畜、家禽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具奋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制成混合饲料,防治牲畜感染。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氟哌酸耐药率显著上升,部分医院耐药率甚至达到50%以上

7、,医院有必要开展病原学监测,对于易产生耐药病原菌感染疾病不应勉强应用环丙氟哌酸。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该院环丙氟哌酸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为发挥环丙氟哌酸余热,部分机构尝试开发新的药物剂型,以提高K体内抗菌效果,环丙沙星滴眼液便是最突出的产品,喷雾剂、凝胶剂等产品也有出现,在公共场所消毒的领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环丙沙星口服主要吸收部位为胃、十二指肠与空肠,为减少药物完全体代谢,美国已成功开发出胃漂浮剂。环丙氟哌酸剂型种类较多,可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探讨不冋剂型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效果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