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ID:24948761

大小:7.61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1-16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1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2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3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4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从明到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三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中央地方君权相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三课考纲要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

2、明中国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一)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探究1:刘邦建汉后确立的地方管理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为什么?最终是怎样解决的?1、异同:秦: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度2、原因: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让郡县和王国相互牵制材料: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国。--《汉书》4、解决: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3、后果:形成王国问题今削之亦反

3、,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②汉武帝:?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1、颁布推恩令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诸侯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2、酎(zhòu)金夺爵酎金夺爵是汉武帝采取的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4、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3、附益之法附益法的主要内容是: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甚至于弃市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粱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统统提成为王。对汉景帝的做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皇帝关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

5、障功能,以抵御外忠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疆国梁国迅速发展练练兵补充: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思考:汉朝与秦朝制度有何关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有所损益变化。(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时期发展为刺史制度;(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为确

6、保刘家天下,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体现在政治制度上最大的不同是——分封同姓王和异姓王。西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有所损益,其中“益”表现在①实行刺史制度 ②实行封国制 ③推行郡县制 ④实行察举制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③设置节度使政治:较大自主权经济:财权军事:拥兵自重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集权削弱唐玄宗广设藩镇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继续发展唐朝:探究2:阅读教材P12《唐朝河西节度使

7、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从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唐朝节度使享有哪些权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五代十国实际就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藩镇割据实质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在唐后期150年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各占一方,唐朝统一局面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藩镇图唐:①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后来的五代、宋、辽、金,基本上维持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②

8、唐朝中叶遭遇了“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节度使掌握行政、财政和军事大权,后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五代十国实际就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隋:①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②隋唐实行科举制,打击士族势力。唐代置节度使,本意是由中央派全权大使去剥夺地方职权以强化中央集权,结果适得其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