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ID:26404627

大小:3.25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8-11-26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1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2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3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4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3课安徽省肥西中学黄小波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探究问题一:在中央,君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根据史实说明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问题二:周朝的衰微和灭亡是由于分封制度本身的缺陷,那么,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这些做法又能够说明中央对地方管理呈现什么趋势?地方权力中央权力集中集中皇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1)汉承秦制、郡国

2、并行制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12帝,立国214年。疆域东起海,西到达今巴尔喀什湖,北抵贝加尔湖,南迄南海,东北至朝鲜半岛半部,东南伸至越南北部,是当时世界大国。楚汉战争时为了打败项羽,分封8个异姓王。不久便铲除异姓王。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很长一段时间实行郡国并行制。全国54郡,中央直接控制15郡,其余都是诸侯王领地。15郡是指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附近地区,对旧赵燕齐魏楚采用分封制。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行政军事财政等大权。还分封功臣亲属外戚140多人

3、为列侯。(2)平定七国之乱汉惠帝(公元前194-前188年)以后,诸侯王羽翼丰满,国势日盛,自征赋税,私自铸币,割据一方,觊觎帝位。汉景帝接受御史大夫晁错上书《削藩策》。公元前154年,景帝开始着手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3)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此后,武帝又颁布附益法,不许诸侯王结交宾客和地方豪强,严格限制

4、他们的社会活动。再后武帝又找借口剥夺王侯爵位,经过多次打击,较彻底地解决诸侯王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从此,诸侯王唯得衣食税租而已,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汉至元期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制度的演变。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郡国并行制??问题: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及“郡国并立”的格局-郡(郡县制)国(王国-诸侯王)并立刘邦大封同姓王。他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汉景帝

5、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刘彻2.唐朝中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隋唐统一后,唐朝中期出现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唐睿宗(710-712)时期的711年,建立节度使制度。唐玄宗在北方东北西北岭南设置10个节度使,节度使原是统镇一方的军事首领,掌有军事专杀大权,但不领民政财政,此后又让节度使总揽军政财监大权,有的节度使常领数镇,安禄山兼三镇节度使,形成独立王国。75

6、5年到763年的8年安史之乱,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制度。虽然平安叛乱,但安史余部还保留相当大的势力。唐代宗(762-779年)为求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旧部,封其为节度使,另外,带兵平叛的唐军将领或刺史也被封为节度使。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戴,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他们名义上是唐朝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延续了百余年,严重削弱中央集权。唐朝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唐朝设藩镇(节度使)“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7、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实际上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藩镇与节度使: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

8、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后在回纥兵帮助下,平定叛乱。貌不惊人的安禄山“安史之乱”平定后,星罗棋布的藩镇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周世宗柴荣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度(1)背景:唐后期藩镇势力的膨胀,形成割据局面。宋朝建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