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ID:24955859

大小:1.8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16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_第1页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_第2页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_第3页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_第4页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提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提出了人生的四种境界。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3冯友兰(189

2、5—1990),河南唐河人,著名哲学家。学问总结为“三史释古今,六书记贞元。”“三史”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指《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4人生境界:人的生命和生活。: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人生的境界(偏正)第一部分:(1-6)阐述四种人生境界。①“觉解”引出四种人生境界。(1)②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5)③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6)第二部分:(7-10)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文章结构6研读第一部分,思考:1.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划分为

3、哪四种?2.四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3.四种境界的实质是什么?4.冯友兰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5.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四种境界的?7重点把握1、冯友兰说的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做事只顺着自己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为自己做各种事情(自己)。道德境界:做事是为“正其义不谋其利”(社会)。天地境界: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宇宙)。2、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觉解指数高低四种境界划分的依据:觉解指数:无自然境界觉解指数:较低觉解指数:较高觉解指数:最高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觉解的程度9人生四种境界实质“觉解”一词文中出现了13

4、次,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依据下面三个语句对“觉解”作出自己的理解。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②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③……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解——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了解。关键词结合对课文中人生的四种理解,谈谈你对下列文字的认

5、识。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B.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2山区放羊娃的人生有一位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

6、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记者默然。放羊娃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的产物精神的创造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四种境界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哲学教育的人就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

7、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2、提高人生境界的途径是什么?怎样达到天地境界?研读第二部分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贤人)和天地境界(圣人),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这是课文中的精彩之笔。请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引出一点为人处事的哲理。重点解读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碎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

8、之中。课文中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请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