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ID:24969295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江丙省赣州市安远县浮槎中心小学342117摘要: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要合理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引“动”策略,创造出看、说、动、想等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接受刺激,全方位、全员性地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孩子们就会学得有滋有味,扎实轻松,幸福地徜徉在信息技术学习上,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地更有效。关键词: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动力是课堂的生命。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他们心身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焕发出蓬勃的动力与快乐。

2、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课活了。”“活”一其实就是老师经常性引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动”中深入体验,在“动”中收获知识,在“动”中得到快乐,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引学生的“眼”动起来信息技术课堂上,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的观察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先操作,不观察;操作后,不观察;有操作,没观察。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木质,也是教学的关键点,这需要学生用

3、细致的眼光寻找操作的规律,操作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课堂上,老师就要结合课木材料来教学,将教学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给学生创造一个观察的机会,让学生的“眼”动起来。二、引学生的“U”动起来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信息技术课,谁能让学生喜欢开口,就意味着教学“活”了。《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在使用信息技术要教会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课堂上,老师就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说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就书中的

4、内容或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动U说方法、说想法、说思路等,在相互讨论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山节庆知多少》一课,我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紧扣0标,探求相关的知识的操作方法。在让学生探究“小揽菊花会”吋,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小组合作讨论和网上探究结合的方式,将课后问题抛出:1.说说小榄菊展的起源;2.写出品评菊花的“三不”赏花标准;3.说说菊花的知识;4.比一比谁认识的名菊多。经过合作探究,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王杰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知道立菊、塔菊、大

5、波斯菊……”好小子,一口气说了十种菊花。杨耀铭高高举手,胸有成竹地说:“老师,菊花的&lsqU0;三不&rsqU0;赏花标准是不脱脚叶、不交枝、不跪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思“嚯”的一声站起来:“小榄种植菊花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你一言,我一语,一张张涨得通红的小脸,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在激烈讨论中了解了菊花会,自主解决老师提出的教学任务。这节课,既不用我口若悬河地分析,学生又自主获取了知识,无声胜有声,真是一举多得!三、引学生的“手”动起来信息技术课,学生要“动口”,更要“动手”。小学

6、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4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课堂上,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参与教学,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寓教于乐,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创新意识。教学《我要成为英文打字能手》一课,如果老师直接讲解击键的指法,要学生生硬熟记,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枯燥无味,兴趣索然。课堂上,我坚定: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教学吋,我引入游戏一一“警察抓小偷”,同桌两人相互比赛,赢得可以当警察,输得

7、就要当小偷。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边学边玩。一开始,学生们对键盘的字母排列和击键指法不熟悉度,打字慢的学生总是被抓住。学生不服输,纷纷向我请教方法,针对这•-情况,我及吋讲解字母排列的顺序和指法练习的方法。这吋,学生就会学得更加认真,又继续投入游戏比赛中,他们在实践中练习指法,在实践中运用指法,在实践中熟悉指法,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判断、体验和创造结合起来,真正地成为了他自己掌握的知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做。”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加深了击键的指法的印象和理解,也学会了由己知探索未知

8、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四、引学生的“脑”动起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新课程标准总理念提出,要让学生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养成良好的思维。这就要求老师要巧设问题,制造悬念,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脑“活”起来。教学《手帕设计》一课,我先展示一件简单的手帕,出示一个思维情景:这家工厂生产的这件手帕,严重地滞销,向大家发来了一封“救助信”,希望大家为大量积压的手帕设计新的样式。我故意留下空A,没冇去分析此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