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

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

ID:24973995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7

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 _第1页
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 _第2页
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 _第3页
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 _第4页
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中小学教师师德表现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思考近年来,我区中小学教师通过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师德行风建设,师德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等师德规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涌现了一大批赵加启式的教师职业道德楷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具备这些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在我区占绝大多数,他们既是我区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又是我区教师队伍的主流主体。然而,常言道:“太阳底下也难免会有阴影”。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

2、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汹涌侵袭以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一些抵御不住诱惑的教师也没有能够做到“独善其身”。有悖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园丁”形象的现象在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也累见不鲜。具体表现如下:1、有偿家教,功夫花在校外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把教师这一职业形容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安贫乐道、廉洁从教”、“认认真真教书、清清白白做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期某些人“金钱至上“的一些

3、负面影响,我区部分教师把自己这一神圣的职业操守抛到了九霄云外。因此,有些教师舍本求末,把教学的功夫放到了校外。白天在学校教书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到了业余,却热衷于家庭辅导。动员自己教的学生晚上或者周末假日集中补课。有的甚至家长没有让孩子补课的意愿,还要暗示动员。说你家孩子学习怎样怎样,如果不补课学习就赶不上。等等诸如此类近似于要挟的话。为此,家长反映很强烈。也遭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强烈不满和鄙视。这种情况,前几年在我区城关一些中小学表现比较典型。区教育局纪委、人事监察科为此还专门进行了查处。2、不求上进,工作上得过且过

4、,缺乏进取精神不求上进,工作上得过且过。一些教师不是把教书看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事业,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单纯的谋生职业。因而表现在教学工作中,马虎应付,不去认真钻研教学业务,不去探讨改进教学方法。更不愿意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上课缺乏激情,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有的青年教师不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三笔字”写得实在令人难以恭维,课堂教学语言常常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教学时一味依赖从网络上下载的课件,备课教案则照抄照搬教参和《教案范例》。有些年青教师、虽然岁数不大,却老气横秋,缺乏开拓和

5、进取精神。这种情况,在我区西部山区一些教育比较薄弱的学校表现尤为明显。部分教师由于在偏远落后山区学校任教多年,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家有五斗量,不当孩子王”,他们认为自己反正这辈子没有什么出息。再加上这些学校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差,后30%较多,因而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力气。索性在工作上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部分老教师倚老卖老,思想僵化、工作上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更不愿意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有的五十岁不到便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革命意志

6、衰退。不再坚守教学第一线。不再担任主科教学,只是做些教学辅助性工作、或者转行搞后勤。有的甚至干脆在学校吃闲饭,等待退休。3、偏爱优生,对后进学生冷漠,教育缺乏爱心、耐心甚至出现“语言暴力”有的教师偏爱优生,片面的认为学习好的同学便“一好百好”。评优评先只看学生学习成绩,不问思想道德表现。在平时上课只关注优生,提问发言只点优生的名,后进学生则机会很少。对待后进学生的缺点错误缺乏耐心信心、更缺乏爱心。不是满腔热情的帮助教育,而是冷漠冷淡、疾言厉色。有的教师遇到后进生违反课堂纪律或者顶撞时,一时冲动甚至口无遮拦,出现“人渣”、

7、“猪”,这样的语言暴力。殊不知,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以及强烈的逆反抵触心理,毫无教育效果,同时无形中也降低了了自己的教师身份、损伤了教师职业的圣洁声誉。4、忽视德育,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传道授业解惑”,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更是一再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就是要“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舆论与错误导向下,不少教师开始背离了这一基本职责。一些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主观认为,学生成绩好便是好学生,成绩差便是坏

8、学生。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中,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花费几乎是“惜时如金”,问之甚少。当学生犯了错或出了问题时,不是从育人的角度去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而是简单粗暴,呵斥责备了事。一些教师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认为道德教育只是班主任或者德育处老师的事情。他们似乎忘记了:“文以载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