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ID:25021843

大小:8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 南朝诗两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潜虬(qián) 愧怍(zuò) 徇禄(xún) 岖嵚(qīn)B.沉疴(kē)祁州(qí)豳风(bīn)霰雪(sàn)C.灞涘(sì)绮霞(qǐ)澄江(chénɡ)芳甸(diàn)D.衾枕(qīn)淫雨(yín)褰开(jiǎn)怅然(chànɡ)解析:C A项,“徇”应读xùn;B项,“霰”应读xiàn;D项,“褰”应读qiān。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 怍:惭愧B.薄霄愧云浮 薄:稀薄C.无闷征在今 征

2、:证明D.初景革绪风 景:阳光解析:B B项,“薄”应为“靠近”。3.下面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进德智所拙——要想增进德业,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B.离群难处心——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难让人安心。C.持操岂独古——我所拥有的,难道只有在古代。D.去矣方滞淫——我将远离此地,在他乡久留。解析:C C项,应为“坚守节操岂止古人做得到”。4.下列有关《登池上楼》一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紧扣早春景物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形绘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B.“萋萋感楚吟”的大意是

3、:“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限的悲伤。这是一个用典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情。C.“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抒发了诗人决心远离污浊的官场,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D.《登池上楼》这首诗是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官场失意、进退维谷的感伤情绪。解析:D A项,“绘形绘色”应为“绘声绘色”;B项,“表达了作者的怀归之情”;C项,诗人无心归隐山林,故作旷达而已。5.对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两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这里的“灞涘

4、”即“河阳”,“长安”即“京县”。B.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朓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鲜明空灵。C.“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惆怅,描摹出诗人追悔不已,泪下如霰的情态。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与开头相呼应。解析:B A项,“灞涘”非指“河阳”,“京县”指洛阳而非长安;C项,“佳期”指还乡之期,写作者想到还乡之期,心中充满惆怅;D项,两句抒发怀归之

5、情。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谢灵运,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南朝宋代山水田园诗的鼻祖。B.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诗句中,“小谢”指南朝齐代诗人谢朓。C.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到:“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其中“谢公”指谢灵运。D.谢朓诗风清新、秀丽。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去除了谢灵运诗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解析:A A项,“山水田园诗”应为“山水诗”。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孤 雁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

6、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7.请简要赏析诗中大雁的形象。    解析:作者在“孤雁”的刻画中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分析“大雁”的形象时应联系杜甫的形象。答案:这是一只悲伤寂寞而执着的大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即使声竭力衰无人理解也不放弃。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孤苦无依、苦闷抑郁之情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8.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解析:分析时注意两点,一是表现手法,二是艺术效果,即对突出形象、表达

7、感情的作用。答案:(示例)(一)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二)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衬托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

8、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水调歌头 台城游贺 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①。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②。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