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

ID:45539810

大小:45.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2.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与优美。3.评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4.了解谢灵运和谢朓;掌握山水诗的基本特点。教学设想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可适当介绍山水诗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登池上楼》写作者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所见所感,抒写仕宦不得志的感伤情怀。诗歌情景交融,尤其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转写近景,格调清新妩丽,为全诗之警策,历

2、来为人所激赏。授课宜把握景物和感情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诗人傍晚时分登上高山遥望长安,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观,抒发诗人去国怀乡的怅惘之情。其中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句为最工整,深得后人称赞。教授本诗时,注意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凝练以及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故国之思。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南朝文论家钟嵘说:“谢诗如芙蓉出水。”诗人鲍照也说:“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芙蓉花,天生丽质,初发而出水,那必是自然清新、赏心悦目的。谢灵运诗的佳妙之处,正在于它不加雕饰,

3、不用典故,自然形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登池上楼》,领略他芙蓉般清新的风格。二、作者及其相关背景知识谢灵运(385-433),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小名客儿,年长后袭封为康乐公,后降为康乐侯,因此世人都称他为“谢康乐”。谢灵运在晋宋之际诗名最高。他以大量山水诗打破了东晋玄言诗的统治,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丰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对后代诗人有很大的影响。南朝梁代的著名诗人兼诗评家钟嵘在他所著的《诗品》中也引汤惠休的话赞美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三、《登

4、池上楼》解析1.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梳理诗歌结构。明确:全诗大致分为三层,衔接紧密。前八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自“衾枕”以下八句为第二层,写登楼所见满目春色。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开头两句,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2.诗歌哪些句子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和特色?明确:景物:潜虬幽姿,飞鸿远音,浮云,空林,波澜,春草,鸣禽等等。作用:一方面写出了春天的美丽,生机盎然;一方面有力地衬托了作者的心情。春光越美,心情越复杂、低沉。特色一:情景交融

5、。写出了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旧去新来的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表现出诗人的喜爱与赞叹。特色二:写景自然贴切。写活了春景,从色彩、声音、氛围、动静多方面写。3.哪些诗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明确:“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等等。4.如何理解评价诗人面对大好春光的感慨?参考:一方面,身为贵族,才华出众却被投闲置散,他感到不满和无奈。另一方面,又尽力让自己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来排除这种忧愁,从而达到“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的境界。但是作者始终都不能真正超脱,真正沉醉于山水忘却世事。5.名句赏析

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参考:抓住池生春草园柳鸣禽的色彩、声音特点来写,突出了新生事物的一种活力。“变”字很传神,对鸣禽做了一种动态的观照,突出了昔时冷落而现在非常热闹的特色。写景中很明显渗透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新事物的情感,情景交融。6.总结。此诗最受人称道的是写景,清新如画,自然天成,典型地体现了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的风格。其写景体察入微,描写生动;布置工巧,由远及近,从听觉到视觉,错综变化,达到了“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谢榛《四溟诗话》)的艺术境地。尤其是“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四、《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解析1.导入。谢朓,出身贵族,他的经历、思想以至创作方法都与谢灵运有许多类似之处,又与谢灵运同族,故称“小谢”。他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之一,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诗歌对自然景色描写细致、生动,风格秀丽、清新。与诗人沈约开创的“永明体”对五言诗的格律化影响很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2.简介作者。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宗,出身于世家大族。高祖谢据为谢安之兄,母为宋长城公主。由于他与

8、谢灵运都以山水诗的创作见长,为示区别,世称“大小谢”。又因他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所以又有谢宣城、谢吏部之称。谢朓诗风清新明丽,格调明净潇散,常将景物描写与其所抒之情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因而给人以灵秀清新之美。所以清人沈德潜云:“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冷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另有一段深情妙理。”3.朗读诗歌,理清诗歌大意。明确:借登高所见所感,抒发自己的怀乡愁绪。全诗14句,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开头的两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