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

ID:29383716

大小:1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 设计方案)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南朝诗两首设计方案(一)总体设计教材概述1.《登池上楼》《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诗,是谢灵运的名作之一。诗题中的“池”是谢灵运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这首诗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刘宋景平元年(423)的春天。当时正是刘裕代晋后,建立南朝刘宋王朝(420)不久。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志,但又无可奈何。诗中就是抒发了这样的感情。全诗共22句,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潜虬媚幽姿”到“卧疴对空林”,共8句。这一层首先描写虬、鸿,然后反衬自己。第二层从“衾枕昧节候”到“园柳变鸣禽”,共8句。这一层写诗人开窗的所见所闻。第三层从

2、“祁祁伤豳歌”到“无闷征在今”,共6句。这一层表达作者的怀归情绪。“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神来之笔,作者紧扣新春景色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声绘色,赋予春景以感情。这两句景情融化,自然贴切。历来为后人所赞赏,作者自己也曾激赏。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与谢灵运同族,前后齐名,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他是南朝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诗风清新、秀丽。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有《谢宣城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3、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三山,在今南京西南,因有三座山峰相连而得名。还望,回头望。京邑,指京城建康。全诗14句,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开头的两句:“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这两句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第二层是以下的六句,紧扣“望”字,描绘了“登三山望京邑”所见的壮丽景象。这一层的六句,描写了一幅明艳壮阔的春晴晚景图。第三层从“去矣方滞淫”到“谁能鬒不变?”这一层融景入情,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所引起的怀乡愁绪。思路方法山水诗在谢灵运和谢朓手里得到了一个高度的发展。他们的诗歌体

4、现了南朝山水诗歌的特色。鉴赏这两首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描绘的美景,结合重点句子来赏析,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一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景物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作者的情感,看看作者是如何将情感和景物融为一体的。这两首诗写景都非常出色,而且有艺术水准相当高的名句。讲授的时候,应该抓住这些写景的名句,引导学生从炼字、修辞手法等角度来鉴赏。发言要扣紧诗歌本身。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捕捉、欣赏诗人隐藏在景物中的一闪而过的情感,明白山水田园诗不仅仅在于描绘美好的田园风光或者自然风景,作者往往在观山赏水中寄寓了很深的

5、人生感慨,要读懂诗人的感慨,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诗歌。三维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2.了解谢灵运和谢朓诗歌创作和南朝山水诗的特色。3.鉴赏两诗写景的特色和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导入设计1.直接导入谢灵运的名作《登池上楼》,写景细致,形貌逼真,借物起兴,感怀喻志,景为情写,以官场失意的满腹牢骚,写伤感之情和隐逸之思。谢朓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于作者即将远离故乡京邑(今南京)的前夕。它通过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描写,表现依恋难舍之情。诗人笔下的景是“情中景”,而且注意构成完整的画面,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以观察事物细致入微,运用语言精密

6、,描绘景物真切生动,成为传世名句。“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展现了鸟语花香、春色闹人的美丽图景。这些作品体现了我国早期山水诗的特点。2.复习诗作,导入课文(多媒体展示)其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其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登高赋诗,往往有感而发。下面让我们学习南朝二谢的两首登高诗作。文本解读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1.山水田园诗现在的人们把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称为山水田园诗。田园诗虽然与山水诗并称,但是它们并不是两

7、类相同的题材,田园诗写农村的风光,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它起源于东晋陶潜,至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诸人手成熟。山水诗则是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写诗人对山水的审美,表现山水之美,抒发观赏山水时的心境、感受的诗歌。这一主体往往与旅行联系在一起。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的进一步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生。山水诗是从南宋谢灵运开始的,南齐谢朓继之,也称“大小谢”,到唐代完全成熟,名家辈出。山水田园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寄情于山水,于山川林野中寻生活的情趣,描绘自然美和隐居生活的恬淡心情等特点。2.谢灵运谢灵运(385-433),

8、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小名客儿,年长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