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

ID:25091758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_第1页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_第2页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_第3页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_第4页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浅探一、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成语是词汇的一部分,而成语教学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洪波(2003)指出,“成语在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常用性与教学中成语教学地位未被重视、学习的数量小构成一对矛盾。”[1]  目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以《大纲》为依托,主要采取“化整为零,随文识词”策略,缺乏系统性,成语教学也是如此。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在对外汉语系列教材中,专门的成语教材以成语故事系列居多,如《快捷汉语:中华成语故事》《中国成语故事》等,成语零散地分布在课文中,毫无系统性。其次,部分教材对成语的处理为“成语——拼音—

2、—外文翻译”,未能配以例句。这样易给第二语言学习者造成中外文词汇对等的观念,而忽视成语本身所具备的鲜明的民族性,会造成一定的负迁移。此外,部分教材并未对成语的用法做出说明,课后的配套练习也明显不足,影响学习效果。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教材、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以教材为基本出发点,选择分析代表性成语教材《成语教程》,以求研究成语教学策略。  二、《成语教程》  (一)《成语教程》简介  《对外汉语教材·词汇与文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专门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编写的学习汉语熟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系列教材。《成语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对外汉语教材·词汇

3、与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它适合旧HSK六级(即新HSK五级)及以上水平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使用。  《教程》设为20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课文、词语、成语例释、练习和补充阅读等。课文分为成语故事和对话两部分,成语故事为中国常见或常用的成语故事,对话内容紧紧围绕成语故事展开。成语例释遵循“汉语拼音——汉语释义——例句展示”原则,课后配有成语拓展、解释成语、成语填空和用指定的成语完成句子等练习,以巩固学习者课上所学。在编排上,《教程》采取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置,便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吸收和掌握。  (二)《成语教程》所列的成语  《教程》选编了300个成语,这些成语一是于《大纲》,二是借鉴最

4、新研究成果,通过语料统计而选用的常用成语。  笔者采用唐雪凝、许浩研究确定的常用成语(出现100次以上为常用成语)为参照对象(详见附表一)。据笔者统计,《教程》所选编的300个成语,96个源自于《大纲》,192个为常用成语,75个既不属于《大纲》又不属于常用成语。其中,《教程》中的“实事求是、千方百计”等33个成语为最常用成语,占最常使用成语总数的67.35%,39个为较常使用成语,占较常使用成语总数的33.91%。由此可知,《教程》所选编的300个成语颇具代表性。  三、《成语教程》的编写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策略  (一)分层次教学法  《教程》适用于旧HSK六级及以上水平

5、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旨在让学生熟悉中国文化。其适用对象为学习汉语时间约为一年半或是两年以上,掌握汉语基本语法和2500个词汇的留学生。成语教学不同于一般词汇教学,它与文化联系紧密。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通过笔试、口试、问卷等形式来了解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文化背景。《教程》中共有常用成语192个。教师在教学时应分层次教授常见常用成语。教师可参考《大纲》和常用成语,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此外,教师备课时应明确教学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可能产生的干扰,有针对性地备好材料以减少干扰。  (二)分主题教学法  《教程》的单元设置具备系统性,每一单元都有专门的主题,即主要通过中外学生对话

6、的形式介绍成语中的数词、颜色和酒文化等。如第四课《举一反三》的对话设置紧紧围绕着数词成语,详细解释了数词成语中数词的特殊含义和内涵;第七课《此地无银三百两》通过对话和补充阅读介绍了中国的颜色;第十五课《杯弓蛇影》从课文、对话和补充阅读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酒文化。  教授成语时,可按照动物、植物、宗教和颜色等分主题教学,各主题内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按主题来查阅资料,摸索总结该主题成语的规律。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了解这些潜在的规律,学习成语就容易多了。  (三)对比分析法  《教程》的单元设置匠心独运,大多通过中外学生对话来介绍成语中的数词、颜色和酒文化等,这为教

7、师和学生提供了对比的基本资料,如第十五课《杯弓蛇影》从课文、对话和补充阅读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酒文化,让学习者了解中国人喝酒的场合和礼仪。  汉语成语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缺乏中华文化知识,再加上本民族文化的干扰,易误解或是误用成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与学习者的民族语言、文化对比分析。再者,第二语言学习者缺乏古汉语知识,成语中部分语素或词的意义已发生变化,如“东奔西走”中的“走”为“跑”,“走”的现代意义为“走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汉语古今义的对比,以便于学生深入地学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