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ID:25094455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黑龙江省电力医院150030【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当屮抽取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组: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2、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H肠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个体化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功能性H肠病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腹痛、腹胀、腹泻、嗳气、便秘、呕吐等,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学习、工作及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1]。目前,临床屮对此症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对症治疗,即针对病因(如心理因素、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治疗做丫探讨,分析了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此症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3、料本次研究所入选的病理均为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功能性H肠病患者,共86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排除Y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0.62±5.37)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55±1.31)年;功能性消化不良19例,功能性腹泻14例,功能性便秘1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1.44±5.

4、64)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2.48±1.40)年;功能性消化不良17例,功能性腹泻15例,功能性便秘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1.2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①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天津武田药品冇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35),清晨口服,一次15-30mg。②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H.LundbeckA/S,批准文号H20130126),每次一片,早晨及中午各服一次。③盐酸伊托必利片(成都恒瑞制药冇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89),每次50mg,每日三次,餐前服用。观察

5、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心理干预:第一,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争取得到患者的信任,将心理问题说出来。第二,护理人员以热情而和蔼的态度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交谈,并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劝导患者,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2】。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配合,让患者家属给患者提供家庭支持、情感支持,保证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第三,诱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不良的心理及情绪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来缓解不良心理及情绪。比如,在护理吋换位思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对患者的遭遇表

6、示同情,诱导患者将心中的情绪发泄出来,并认真倾听患者的表述。第四,认知干预。向患者讲解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知识,说明心理干预的作用以及意义,从而使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观,重新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第五,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部分患者过于担忧病情。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可与患者拉家常,或者与患者一起冋忆往事,通过这些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过于担忧加重病情。1.3评价指标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1.4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半年内未见复发。4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停止治疗后复发

7、。无效:治疗期间症状得到改善,停止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者病情加重。1.5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2.讨论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与遗传、免疫功能、精神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由于此症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所以一旦排除了器质性疾

8、病,确诊为功能性胃肠病,则应尽早实施治疗。0前,临床中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比如联合应用抑酸剂、促胃功能药、胃黏膜保护剂等。然而,根据相关的研究报道,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不理想,患者常有复发[3】。为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功能性胃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