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

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

ID:24591820

大小:68.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_第1页
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_第2页
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徐衍扬1,黄乾21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内科,广两玉林5370002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祌卫生科,广丙玉林537000【摘要】目的:观察功能性胃肠病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9例为对照组行单纯用药治疗,另29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P<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疾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心理治疗,疗效确切,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心理治疗;疗效功能性胃肠病作为胃肠非器质性疾病,異有常见性与多发性,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腹痛、腹胀、便秘等。当前,此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研宄显示,它与胃肠动力障碍、遗传因素、肠道感染、环境及心理因素等有关。根据研究可知,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合并精神障碍高达65%,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木文以我院收治的5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宄对象,给予心理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

3、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了5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男32例,女26例,最小21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4.7±3.2)岁,平均病程(2.4±l.l)年,5例为功能性腹泻、12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20例为肠易激综合征、21例为功能性便秘。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依据罗马III标准进行诊断);②相关症状出现吋间≥3个月;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无器质性疾病;⑤无沟通障碍。随机划分为研宄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对照组行单

4、纯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促胃功能药、抗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抗焦虑抑郁治疗等,如:肠易激综合征者给予兰索拉唑,30mg/次,1次/d,黛力新,2片/次,1次/d,伊托必利片,50m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获取其信任,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协商心理干预吋间,并为其提供心理疏导与行为干预。冋吋,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治疗规划,采取丰富的治疗手段,如:教育宣传、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催眠干预等,使患者认识自身的情况,缓解其不良情绪,并使其逐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

5、自评量表(Symptomselfratingscale,SCL-90)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vescale,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eal,SAS)评分。1.4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冇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部分患者症状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1.5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为(±s),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为什)与(%),组间采用检验,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研究组的临床治

6、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表1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n(%)]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o3讨论功能性胃肠病属于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具有常见性,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恶心、便秘等,其发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心理-社会因素、遗传、炎症等。根究国内学者研究显示[1】,功能性胃肠病与既往感染冇关,消化道炎症可使肥大细胞增殖,而精神障碍进•一步加剧了此细胞的脱颗粒,进而引发了消化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近几年,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因素研究相对较多,相关研究报道显示[2】,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可改变植物神

7、经功能,并且会造成迷走神经功能紊乱,随之便会出现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异常。同吋,国内研究报道指出[3】,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低于健康人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相对较高,与上述报道一致,经药物与心理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冇效率高于对照组,同吋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行心理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了其生活质量,利于其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邢益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